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
公告中提到,2025年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有關事項如下:
一、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二、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三、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時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定加征的關稅。
中國對美加稅對醫療器械行業有何影響?
1)短期沖擊:進口成本顯著上升
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醫療器械全面加征34%關稅,將直接導致進口醫療設備價格大幅上漲。以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為例,CT、MRI等設備的進口成本將顯著增加,可能迫使醫院重新評估采購預算。值得注意的是,該政策設置了緩沖期,2025年4月10日前啟運、5月13日前到港的商品可豁免加征關稅,這為醫療機構提供了調整采購計劃的窗口期。
2)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加征關稅政策將有力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如CT球管等核心部件,中國已啟動產業競爭力調查和反傾銷立案調查,為國內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邁瑞醫療等國內龍頭企業表示,其產品在美國市場長期面臨關稅壁壘,已建立成熟的應對機制,此次政策變化反而可能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3)供應鏈重構趨勢顯現
醫療器械進口商正積極尋求多元化供應渠道。部分企業開始將采購轉向歐盟、日本等地區,同時國內廠商也在加快技術升級步伐。值得注意的是,稀土等關鍵原材料出口管制措施的同步實施,將進一步影響全球醫療器械產業鏈布局,可能促使跨國企業調整在華生產策略。
4)不同產品類別受影響程度差異
血液制品、高端影像設備等美國優勢產品將受到較大沖擊,進口價格可能上漲40%以上。而低值耗材領域,由于中國企業已在東南亞布局生產基地,實際影響相對可控。監管機構特別強調,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保持不變,這為加工貿易類醫療器械企業提供了緩沖空間。
5)長期行業格局演變
此次關稅調整將加速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轉型升級。一方面倒逼國內企業提升核心技術能力,另一方面也將改變醫療機構采購偏好。預計未來3-5年內,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將顯著提升,行業集中度可能進一步提高,具備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