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民營資本進退,國家的市場化政策推動功不可沒。繼國務院的《意見》之后,資本市場又起波瀾,使得涉足民營醫院及連鎖專科醫院的A股上市公司成為市場寵兒,股價已在數個交易日內實現上漲。但醫院內部人士表示,醫療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需要時間來培育,并不會因為政策出臺立即打開很大的市場。
近期“國退民進”政策接連出爐,繼壟斷的銀行業放開后,歡迎設立民營醫院的文件—《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由國務院印發,使得涉足民營醫院及連鎖專科醫院的A股上市公司成為市場寵兒,股價已在數個交易日內實現上漲。
民營醫院迎政策紅利
A股反應熱烈
縱觀民營資本進退,國家的市場化政策推動功不可沒。10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40號文),資本市場又起波瀾。40號文公布以來,A股中涉足民營醫院及連鎖專科醫院的相關公司受到政策利好影響最為明顯,開元股份、復星醫藥、馬應龍和誠志股份分別上漲24.81%、23.15%和13.76%和7.93%。此外,涉及醫學實驗、診斷檢測的達安基因、迪安診斷也分別上漲7.76%和5.52%。
在40號文的表述中,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而目前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僅在2萬億元。招商證券測算,按照目前健康服務行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5%計算,預計未來行業整體增速在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服務作為健康服務業的關鍵環節,40號文鼓勵引入社會資本,加大醫療服務領域開放力度,民營醫療發展又迎來一次政策機遇。此次40號文實行了“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并簡化對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護理院等緊缺型醫療機構的審批,放寬對營利性醫院的數量、規模、布局以及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
據了解,早在2010年國家就有針對放寬醫療服務準入范圍、改善執業環境的58號文出臺。不過,由于缺乏具體政策和引導,民營醫療的發展仍受到相當大的制約。10月16日,財政部宣布,中央財政將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納入了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下撥22.2億元資金支持地方統籌建設,并表示鼓勵地方通過補助投資、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社會各方面加大養老、健康等服務業投入,市場對后續國家配套政策仍充滿期待。
投資周期長
提防概念短期炒作
和首次放開民營銀行試水相比,民營醫院并非頭次露面。早在2003年,金陵藥業便入主宿遷人民醫院;復星醫藥新并購了佛山禪城醫院之前,也已擁有安徽濟民腫瘤醫院、岳陽廣濟醫院。此外,醫院內部人士表示,醫療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需要時間來培育,并不會因為政策出臺立即打開很大的市場。據了解,醫療行業成本大,醫生等人才資源培養周期長,醫療服務從資本進入到獲得盈利回報的周期平均要大于其他行業。即使采取快速進入的并購策略,也因為目前公私醫院的體制不同、醫生缺乏流動性而面臨諸多難題。
實際上,市場對民營資本的熱情并非第一次。近期資本對民營銀行的追逐,就屬典型的炒作多過實質。9月以來,國家放開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領域,不少A股公司競相打聽申報流程,引起了市場想象空間。9月12日,“蘇寧銀行”和“華瑞銀行”通過了工商總局名稱預核準,更是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隨后近30家A股公司成為概念標的,獲得資金追捧。不過概念股多數僅僅是預備申報或前期準備階段,后續具體政策還沒有到位,股價已經開始連續拉升。最為典型的是紅豆股份,僅僅因為母公司咨詢了一下成立銀行流程的消息,股價就接連四漲停,而在公司澄清后股價又迅速跌停。市場表現為游資活躍,短期炒作跡象明顯,股價近期也大幅回落。
深圳一私募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炒作標的的稀缺和新鮮程度以及民營醫院的經營難度而言,放開民營資本后,民營醫院概念的炒作高度可能難以企及民營銀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