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塊三級醫院用地將在今年10月面向社會資本競賣出讓。深圳政府在近期也將拿出5宗地塊作為社會資本興辦三級醫院用地,此舉也是深圳鼓勵社會辦醫的舉措之一。
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公布的項目土地使用權出讓預公告顯示,首宗掛牌出讓的醫療用地位于龍華新區民治街道辦事處簡上路北側,該項目用地方案號為2014-20Y-0005,土地用途為醫療衛生用地,土地面積46221.39平方米,土地使用年期為50年。
根據規劃設計要求,該項目土地容積率小于等于2.5,建筑面積115550平方米,其中,保障系統、行政管理用房所占建筑面積不得超過13800平方米,院內生活用房(含職工食堂、單身宿舍等)所占建筑面積不得超過5700平方米,其余面積用于建設門急診、住院部、醫技各類業務用房。
據報道,深圳龍安醫院院長曹長春說,“深圳沒有幾家民營醫院是用完全自主產權的房子來建醫院的。”他還表示,由于政府土地出讓中以往沒有醫療用地這一項目,民營醫院的土地要按商業用地購買,絕大部分民營醫院只好租用廠房、民房等做內部改造而成。
因為“土地非我有”嚴重制約著民營醫院發展,這種制約不僅表現在租用房被突然收回,醫院發展中斷上,還讓民營醫院背上了沉重的租金負擔,不少民營醫院只好抱著“打游擊戰”的心理,盡量減少投入。
從幾家開發商處了解到,目前開發商對新地產比較感興趣,都在積極謀求轉型。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大型上市地產公司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公司現階段在尋找新的地產項目,單純的醫療地產目前還未涉及,因為對這種專業的醫療項目沒有經驗,即使做的話,也要與醫療機構聯合,公司暫時不會考慮這類專業性的地產項目。但如果該地塊位置絕佳,價格合適,也不排除會考慮類似的醫療項目。
另外一家上市地產公司的投資發展部人士表示,這類醫療項目有很多專業化的要求,后續運營也需要專業團隊。對于開發商來說,做這類專業性的項目需要謹慎考慮。
根據預公告信息顯示,這宗土地,政府給了非常優惠的低價。該項目用地50年期的綜合樓面單價為每平米750元,按照建筑面積115550平方米計算,總地價約為8666萬元人民幣,遠低于其他用地的低價,這也顯示出政府對社會辦醫的扶持。
而參與競買的公司項目資本不少于5億元人民幣,同時需要擁有三級醫院管理能力。新華網消息稱,截至目前已有17家單位表示有意向參加該用地的招拍掛,并向該委預報名。
曹長春認為,盡管深圳首宗醫療用地掛牌出讓的“高門檻”讓一般民營醫院望塵莫及,但這宗地塊無疑是一個“溫柔的樣本”,向外界釋放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積極信號,讓有志于從事社會辦醫的有識之士心中溫暖。同時他建議,將來政府還可在醫療用地方面拓展更多的空間,例如建好醫院之后,移交給承擔政府基礎醫療服務的綜合性民營醫院,低于市場價收取租金,并保證租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