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無形中支配著資源配置,而醫藥終端決定著市場走勢,衛計委將醫療機構分為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根據2014年全國衛生與統計年鑒,我國醫院藥品市場已經達到6900億元,當然各省分布不均,其中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位居前三,廣東省醫院藥品市場達581億元,江蘇省緊隨其后。
人才聚于沿海及四川
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包括醫師、護士、藥師、檢驗師,是醫療市場的主要人才資源,這些人才真正掌握著醫藥品種的銷量,因為他們幫助病人決策,購買什么樣的藥品、參與什么樣的醫療服務,均是由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在替代病人決策,同時他們將藥品和服務賣給患者,這種市場化的關系實在很難調和進社會道德約束的范疇。據2014年年鑒數據衛生技術人員總計721萬人,同比增長8%,這類人才主要分布在中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四川和廣東。
醫院總數:魯川成洼地
醫療衛生技術人員之與醫院就是水滴與大海。醫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簇狀分布,醫院稱得上醫藥營銷的最小單位之一。醫院作為藥品的提供者,同時扮演著藥品使用決策者的角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決策。因此,醫藥市場資源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此言不虛。據2014年年鑒數據全國醫院總計達24709家,山東省和四川省分別以總數1783家和1716家位居榜首。
粵蘇三級醫院數量居全國之首
醫院分為三個等級,有些省份雖然醫院總數較多,但是在市場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因為二三級醫院的藥品銷售額占據市場的70%-80%之多(中藥品種這一比例稍弱),直轄市二級醫院與三級醫院的比例略高于其它省份,如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三級醫院數量居全國之首,而醫院數量較多的山東、四川、河南反居其后,如此眾多的三級醫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廣東省、江蘇省在全國醫藥市場的地位。
根據市場研究數據發現,在醫院眾多屬性中,與醫院用藥金額最相關的變量為床位數,相關系數達到0.8,因此床位數的分布能夠反映市場的大小,床位數分布第一梯度省份為山東、河南、廣東、四川、江蘇等。
綜合實力分布:沿海、四川、河南多足鼎立
綜合實力是評比總比較公正的方法,就各省醫療水平而言,可以選擇評價一個地區醫療水平的相關變量(諸如藥品市場、醫院數、二三級醫院數、醫療衛生人員數、床位數等),建立綜合評價指數進行評比,采用數據驅動的主成份加權算法計算各省醫療水平綜合得分,毫無以為,真正的醫療水平綜合實力大省分別是山東、四川、廣東、江蘇、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