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引進北京美年大健康集團,新建大健康體檢中心;開展‘PPP’項目合作,建設高端婦產醫院和醫學美容整形醫院……”綠色轉型發展中,占全省醫藥工業產值半壁江山的通化市,以建設國際化大健康醫藥城為目標,進一步強化醫藥制造業的“長板”,發力補齊醫藥健康服務業的“短板”。
加大政策扶持,引領多元資本參與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每年列專項資金5000萬元,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快速發展。有針對性地引進投資機構通過并購、控股等方式投資醫藥健康產業。鼓勵和支持醫藥企業通過在主板、創業板、境外上市及場外掛牌交易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持續提升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圍繞中藥材種植、新藥創制、生物制劑研究、保健食品開發、醫療儀器設備研制等領域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進肺寧顆粒、萬通筋骨片和消糜栓等名優中成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加快40億片感通片、2000萬瓶參穹葡萄糖注射液等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推動重組人胰島素系列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新品種的產業化,推進東寶集團120萬瓶人血清白蛋白注射劑建成投產。
大力實施“互聯網+”,加快發展醫藥商貿與流通業。積極推動醫藥營銷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優化醫藥健康商業模式,進一步發展壯大醫藥商貿與流通業。重點支持通化醫藥高新區醫藥產品和紫鑫藥業人參交易等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建立通化市醫藥健康產業物流信息平臺,完善北谷醫藥物流中心、長白山醫藥物流中心等現代醫藥物流配送體系,推動以第三方服務為主的規模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現代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健康服務體系,打造“健康+N”發展格局。加快健康養老、醫療保險、健康體檢等服務行業發展步伐,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和支持企業、商業機構、基金會等社會資本開辦老年病、康復等專科醫院。啟動智慧醫療工程,推動人口健康信息集成平臺建設。加快振國藥業健康養生谷等以健康、養生、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景點建設,打造以養生、美容、保健、旅游、文化、教育等領域健康服務業的“健康+N”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