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嵊新交界的新世紀醫院開始試營業。而在經濟開發區,一家名為國泰醫院的民營醫院也于去年開業。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就在客運西站還有一家醫院的裝修已經接近完成。
一時間,民營醫院如雨后春筍在我市迅速擴張。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現象十分正常,認為:“國務院和省市縣接連發文,各種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文件不斷出臺,給了大家更多辦醫的信心。”
6月份,國務院《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求對社會辦醫進行松綁。今年我市也出臺了《嵊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試行)》,使許多投資者覺得目前正處于民營醫院發展的最佳時機。
但是也有人認為,民營醫院的發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市衛計局副局長斯學軍坦言:土地、人才、監管以及連續的投入將會考驗投資人的耐心與實力。
利好消息接連不斷
2014年1月9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級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要轉變政府職能,強化行業指導,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衛生規劃統籌考慮,持續提高社會辦醫的管理和質量水平,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向規模化、多層次方向發展,實現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分工協作、共同發展。
隨后,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臺《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
6月份,國務院《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發,在給民營醫院吃下定心丸的同時,也給地方政府明確了方向。
今年我市也出臺了《嵊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試行)》,明確了社會辦醫的多種操作方式。
從國務院、各部委,再到省、市,社會辦醫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對于這樣的情況,斯學軍認為,從政策面上來看,民營醫院的發展確實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
斯學軍在解讀一系列的政策時說,事實上,社會辦醫是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我們面臨著醫療資源緊缺,難以滿足群眾就醫需求等現實問題,而且辦醫主體、服務手段、服務內容均比較單一,缺少充分競爭,缺少多樣化選擇,社會辦醫恰恰就能緩解這樣的問題。
“民營醫院是目前醫療體系的有益且重要的補充。”他透露一個數字,目前我市民營醫院的床位占比已經突破20%,這一數字在全國已處于領先水平。
社會辦醫摩拳擦掌
地處嵊新交界的新世紀醫院屬于綜合性醫院,目前已開始試營業。在經濟開發區還有兩家醫養結合模式的醫院:國泰醫院和康復醫院,在城西,還有一家心康醫院正在建設中。同時,還有一些社會醫療結構正在擇機進入到嵊州市場,包括一家走高端路線的口腔門診部。
斯學軍告訴記者,這兩年,我市已經有少量民營醫療機構開始營業,或者正在做營業前的準備。同時,前來咨詢開辦醫院的機構和投資人也是絡繹不絕。“一方面是政策利好,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醫療行業的良好前景。”
在斯學軍看來,醫療行業的市場前景是廣闊的。“只要有足夠好的設備和優秀的醫療團隊,那么市民的需求也可以被進一步挖掘。因為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治病,還有體檢、保健、康復的需求量也很大。”
差異化發展闖市場
民營醫院有哪些優勢?斯學軍說,差異化、特色化、專科化發展便是民營醫院的生存之道。
從投入上來看,新世紀醫院大手筆不少。陳曼是該醫院的投資人之一。據她介紹,醫院引進或即將引進的設備,都屬于業界領先。比如,一臺來自日本奧林巴斯公司生產的胃腸鏡機,在新嵊地區為唯一一臺。一臺價格千萬級別的CT機,也已經付了定金,也屬業界領先水平。該醫院一個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的康復中心,在新嵊地區也屬最大的。這些都將為新嵊地區需要康復治療的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務。
在經濟開發區的國泰醫院,也屬于新建的民營醫院之一。院內舒適的環境、寬敞的病房,有別于大家想象中的醫院。但有別于新世紀醫院的是,這家醫院主打醫養結合的經營模式。
國泰醫院負責人梁萍告訴記者,在投資醫院和養老中心之前,團隊曾經做過一個詳細的調研。經過調研發現,嵊州的老齡化程度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上。同樣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梁萍,充分體會到照顧老人的辛苦。“其實大家都很有孝心,但是迫于工作等壓力,對需要貼身照顧的老人,很多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梁萍說,社會上有些人是請保姆照顧老人,但目前的保姆也存在著老齡化、醫療知識缺乏等問題,在照料上并不能夠滿足老人的全部需求,而一家醫養結合的醫院,剛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濟德醫院是我市唯一一家有“莆田系”背景的民營醫院。相較于“莆田系”曾經的種種非議,濟德醫院在嵊州逐漸得到了行業管理部門的肯定。院長劉春貴坦言,醫院進入嵊州之初也走過彎路。“夸大宣傳等問題也是存在的。”后來意識到這樣的方式,在嵊州很難立足,從2008年開始,醫院就開始轉型。
“必須要做老百姓信賴的醫院。”于是,原先的宣傳手冊,成了醫療科普知識;鋪天蓋地的宣傳,成了越來越多的慈善活動;還邀請更多的公立醫院的知名專家來坐診。一步步地扭轉了在市民心中的形象。“應該說,不管是從醫療安全、醫療質量控制、社保管理等方面來講,濟德醫院做得都比較規范的,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市衛計局相關人士透露。
幾大瓶頸需要突破
雖然社會辦醫迎來良好的機遇,但對所有的投資人,斯學軍提醒要有充分的面對長期困難的準備。因為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場所,行業監管嚴,服務門檻高,對很多政策、制度、規則的要求需要有足夠心理準備;其次,人才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優秀的醫生,社會上十分緊缺,可以說一醫難求;第三,做醫院是長期的事業,慈善的事業,也是高成本、慢回報的事業,不能抱有一夜暴富的思想,需要做好多年不盈利乃至虧損,并且持續高投入的準備。
梁萍告訴記者,國泰醫院的投入已經超過2000萬元,這對投資人的壓力是巨大的。目前,醫院正在申請醫保定點,一旦成功,可以緩解一定的壓力,但是至于醫院何時能夠盈利,他們也沒有底,他們已做好醫院較長時間不盈利或微利的準備。
在新世紀醫院,雖然醫院已進入試營業階段,但是記者觀察到,醫護人員比患者還多,顯得相當冷清。“不進社保,我們就很難吸引到患者。”但好消息是,目前市人力社保局對這兩家醫院進入社保的相關程序已經開啟。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個過程應該不會太漫長。
對于人才方面,新世紀醫院和國泰醫院的辦法各不相同。新世紀醫院的辦法是吸引到各地的名醫,其中包括有來自浙醫一院、省人民醫院等知名公立醫院的名醫,前來新世紀醫院進行多點執業。在陳曼看來,現在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看病并不是挑醫院,而是挑醫生。“有多位省內知名專家在新世紀進行多點執業,這使得嵊新兩地的市民,不用去杭州上海就能看名醫了。”所以,她并不擔心當醫院進入社保體系后,這家新醫院會缺少患者。
國泰醫院一方面吸引了更多從公立醫院剛剛退休的名醫和其他醫技骨干、管理人員加盟,另一方面,也結合醫院醫養結合的特色,從學校招聘年輕醫護人員,并送到杭州、紹興的大醫院進行進修。當然,投資方也希望能夠盡早進入社保體系,這可以給醫院減少不少壓力。
民營醫院的春天,也將是醫療體制改革的春天。我們期待這個春天盡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