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專家陳巍一早就趕到蒲江壽安公立中心衛生院,對衛生院的急診科團隊進行培訓。在這里,陳巍有個新的身份——成都市蒲江縣壽安公立中心衛生院急診科指導主任。
陳巍的“新身份”源于一場探索——今年7月起,成都市首個縣域“醫聯體”試點在蒲江啟動,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以蒲江縣人民醫院為中心,聯合縣內鄉鎮一級的衛生院,共同形成“醫聯體”,旨在探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提高基層醫療水平。
基層醫療機構的共同難題
和大部分縣域基層醫療機構一樣,蒲江的基層醫療機構面臨門診量低,病人“流失”的難題:數據顯示,2014年,在蒲江縣內,縣人民醫院的門診量占到全縣全年門診量總額的55%,這意味著其余13個鄉鎮衛生院的門診總量,不及半數。“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條件差,許多衛生院都沒有配備超聲檢查設備等,對病情的診斷受到限制,此外,醫生隊伍本身醫療水平也低,老百姓的信任感不足,不論大小病,都愿意到條件好的縣醫院或者到成都去看病?!逼呀h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醫政與醫療服務管理科副科長黎力說。
2011年底,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正式托管蒲江縣人民醫院,委派各科室優秀的醫生長期駐扎蒲江,并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其醫療水平。“三醫院和縣醫院共同出資,購買了新的檢查設備,三醫院各科室的帶頭人,也會定期到蒲江來,查房、坐診,并對一些危重疑難的病人進行會診?!逼呀h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曾雪峰介紹。
托管的探索已顯成效: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蒲江縣在縣域外產生的醫保費用為1000萬元,而這一數據在2011年底還是3800萬元。這意味著,在醫療硬件和軟件的雙重提升下,越來越多的病患愿意就近就醫了。
是不是可以把這樣的模式延伸到基層?
讓優質醫療資源“自由流動”
壽安鎮70歲的居民李永祥每年因為慢性支氣管炎和心功能問題,總要住院兩三次。“一般都是到縣醫院去看病,那里條件好,醫生也好,但是床位緊張得很,趕車都要半個多小時?!崩钣老檎f。
不過,7月以來,李永祥看病不再去縣醫院了,而是就近選擇壽安公立中心衛生院?!拔以谶@兒看到了在縣醫院給我看病的陳醫生,感覺心里有底!”李永祥說。
7月起,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蒲江縣人民醫院以及蒲江縣內4個鄉鎮級的衛生院共同構成了“醫聯體”。“購買了新設備,藥房的服務模式也發生了改變,三醫院和縣醫院的醫生,現在每周都會定期過來,對病人進行會診。”蒲江縣壽安鎮公立中心衛生院院長戴雪峰介紹。
此外,“醫聯體”內部的醫療機構還建立了“雙向轉診”及“遠程診斷”制度?!氨热绮∪嗽卩l鎮衛生院拍了片子,但醫生無法診斷,就會通過網絡系統將片子傳到縣醫院或三醫院,由醫生診斷,一旦出現緊急病情的病患,將轉診到三醫院?!痹┓褰榻B,三醫院還建立了“中轉病房”,專門收治“醫聯體”里的危重緊急病人。
相比之下,戴雪峰更看重“醫聯體”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的作用。“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資質較差,培訓平臺有限,如今專家定時來,有疑難問題隨時可以請教,還可以派優秀骨干醫生直接到三醫院進修學習?!贝餮┓逭f,從三醫院下來的急診科指導主任,就對衛生院的急診科團隊進行了再培訓,并且以考核的方式,要求每個醫生完全掌握急救技能,如今,衛生院急診科已“上了臺階”?!霸圏c時間雖然短,但成效卻已經顯現出來,這個月門診量提升了13%,此外,收治的危重病人也在增多?!贝餮┓逵X得,這就是衛生院醫療水平提升的最好證明。
到今年底,蒲江將把13個鄉鎮衛生院全部納入“醫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