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問題,是很多人去醫院看病都會遇到的,多數的情況出現是由于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機制不全等原因導致。建立一套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是實現縮短患者等療時間、提高醫療資源管理和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
移動醫療是發展趨勢
物聯網技術為實現醫療信息化提供了有效途徑,通過射頻儀器等相關終端設備對患者進行實時跟蹤與監控,再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實現醫院對患者或者是亞健康病人的實時診斷與健康提醒,從而有效地減少和控制病患的發生與發展,此外,物聯網技術在藥品管理和用藥環節的應用過程也將發揮巨大作用。
除此之外,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醫療信息化的另一個利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未來醫療服務將向個性化、移動化方向發展,到2015年將有超過50%的手機用戶使用移動醫療應用,如智能膠囊、智能護腕、智能健康檢測產品等,借助智能手持終端和傳感器,有效地測量和傳輸健康數據。
多點發力醫療信息化
市場發展的趨勢,就是企業需要努力的方向。面對醫療信息化市場,大唐移動推出移動臨床信息系統,該系統通過為護士配置移動手持終端(PDA),建立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護理中遇到的重復錄入、手工單、醫囑全生命周期無法跟蹤、無法實現精細護理管理、護理醫療安全監控不力等問題。
該移動臨床信息系統具有涵蓋條碼核對、醫囑執行、床旁體征采集等功能。病人采用二維條碼腕帶作為身份識別載體,藥物外貼條碼作為識別和核對載體,借助手持終端即可實現患者、藥物之間的查對工作,從而大幅度提高醫療安全。
如患者信息的查看,可實時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標明患者的護理等級、病情狀況以及是否發燒、是否欠費、是否手術、檢查請假狀態等相關信息。同時還能對住院患者實施的基礎護理(如洗臉、刷牙、梳頭、床上擦浴等)進行記錄并統計工作量。
再如對于醫囑執行,護士能夠通過PDA在患者床旁執行醫囑,包括藥品醫囑、護理醫囑、治療醫囑、檢驗標本采集、膳食醫囑、健康教育、術前訪視、術后隨訪等。執行醫囑時,記錄醫囑的執行時間、執行護士等信息,為日后的醫囑執行記錄查詢提供有效數據。同時,還可根據醫囑執行頻次對醫囑自動進行分拆,根據醫囑的執行途徑分類顯示(藥、注等),并明確標記是否欠費、是否領藥、是否手術等狀態。對檢查類醫囑,可預約時間,自動顯示請假狀態。通過設置可支持病區打印條碼與匹配原管條碼兩種模式,對后者支持試管顏色提示。對長期醫囑、預約醫囑等,可按預約時間在PDA及護士終端上進行警告提示,并可直接列出需操作患者名單。
此外,還有全科體征智能提示,根據患者的護理等級、危重狀態、發燒及手術等具體情況,并結合醫院的規定,由系統自動動態計算出患者需要測量體征的時間點。
系統優勢實現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移動式醫療可以通過患者腕帶及手持終端,實現各類信息的實時獲取及錄入,取消傳統流程中的多次人工信息錄入及人工核對,提高醫護工作者效率。移動式管理可以助力護理管理者及時、有效、全面、動態的了解整個病區病人的信息、護理工作量,有效安排護理人力資源,移動實行任務管理。同時,全過程的用藥安全監護,包括接收醫囑——自動審方——自動編號——記賬收費——護士站掃描——患者的過程,都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杜絕因人工操作疏忽產生的用藥安全問題。
通過大唐移動移動臨床信息系統,醫生可隨時隨地獲取病歷、醫囑、檢查化驗結果、影像診療規范、操作指南、臨床路徑、參考文獻、知識庫等有關信息,也可以隨時隨地傳送患者生命體征、檢查化驗結果、病情描述和各種申請信息,并通過語音傳呼進行實時會診;護士可實時“三查七對”,實時床邊采集病人體溫、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監測數據,并在執行醫囑時,能實時核對最新醫囑,防止差錯;對醫院而言,該系統的使用,可顯著降低醫療差錯及事故發生率,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縮短病人等待治療時間,真正實現“數字化”醫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