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鄉鎮衛生院是關鍵。那么,如何加快構筑完善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廣大農村群眾打造好這道 “健康屏障”?1日,重慶市部分區縣衛生計生委“一把手”就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資源配置
梁平縣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泓波:如何進一步解決好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推動人才、技術、設備等優質資源“下沉”,一直是醫改的重要目標和方向。近年來,梁平縣積極探索“托管辦院”、“區域衛生協作體”、“城鄉醫療聯合體”等方式,縱向合作,有效輻射,對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體系建設
開縣衛生計生委主任鄭清術:大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只有體系建設完善了,才能為農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近年來,開縣以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為載體,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拓展預約診療服務,加快推進遠程醫療系統建設等方面來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基層群眾看病更方便。
服務能力
忠縣衛生計生委主任申繼旭:目前,在緩解“看病難”方面,忠縣建立了“四級醫聯體”聯動機制,即以兩家縣級公立醫院為核心,采取“1+1+N+N”模式(一所城市三級醫院,一所縣級公立醫院,X個鄉鎮衛生院,N個村衛生室),構建分級診療就醫體制,引導醫療技術、人才“下沉”到基層,幫扶重點醫療科室建設、坐診服務等。
加大投入
奉節縣衛生計生委主任胡云清:按照醫改“強基層”的要求,政府必將持續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通過政府購買醫療衛生服務的方式,解決農村中低層收入群眾的醫療衛生需求,是提高其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優化人才
豐都縣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明樺:基層要做強,人才是關鍵。著力解決好基層人才的經濟和政治待遇,優化人才環境,才能讓基層醫療衛生有保障。同時,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因地制宜,要充分流動起來,利用現有高層次醫院資源,與農村進行聯動,對口支援。
全科醫生
黔江區衛生計生委主任馮本學: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向全科醫生發展是一個方向。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要多培養符合要求的全科醫生,以滿足現有的需求。同時,建議市內高等醫學院校調整專業設置,增設全科醫學專業,大力培養全科醫生,從而更好地充實基層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