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大城市,導致大量醫療健康市場長尾需求亟需滿足。在此背景下,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和載體,移動醫療不斷打破原有的醫患關系,反向進行滲透、顛覆。2015年,在市場資本的瘋狂推動下,在線診療、線上售藥、線上掛號、健康管理等移動醫療項目獲得了快速發展。天使醫生獲得了8000萬元A輪融資;易加醫獲得了1500萬元A輪融資,用于擴大用戶和產品升級;杏仁醫生獲得了2億元融資,表示將繼續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進行更大投入……
BAT則紛紛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用戶積累,入局移動醫療領域。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紀,推出支付寶“未來醫院”計劃;騰訊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平臺”,并于9月份投資丁香園;百度推出了“北京健康云”,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用戶提供專業健康服務。
投融界大數據顯示:1、移動醫療項目北上廣遙遙領先全國;2、健康管家類項目最多;3、早期項目為主,且多采用股權融資;4、項目數量逐年攀升。
移動醫療項目雖已遍布全國,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三地。北京項目數最多,占比高達20%;廣東次之,占比16%;上海位列第三,占比11%.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滲透,醫療服務面臨新的變局,政府、保險公司和個人誰將成為移動醫療的買單方?據了解,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商業保險已經逐漸被普通家庭所接受,保險公司一方面提供醫療增值服務,促進購買欲望,另一方面通過移動醫療對客戶的健康進行實時管理監督,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據投融界大數據顯示,移動醫療類創業項目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截至8月份,2015年新增移動醫療項目數已超過2014年全年總數,達到929個,資金缺口高達150億元,是2014年全年資金需求的1.7倍?;卺t療剛性需求的不斷擴大,移動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前來“搶灘”,目前,移動醫療產業已經整合了移動醫療服務商、醫療設備制造商、IT巨頭、風險資本、移動運營商、應用開發商、數據公司和保險企業等眾多參與者,形成了以可穿戴設備和在線醫療為主的產業格局。
據投融界大數據顯示,移動醫療創業項目主要聚焦在健康管家、在線診療、醫療掛號、醫療支付和保險、掌上藥店五大領域。其中,健康管家類項目競爭最為激烈,占比高達39%;在線診療項目數位列第二,占總項目數的29%;醫療掛號類項目占比為17%;醫療支付和保險類項目占比為9%;掌上藥店類項目占比為6%.在云端大數據的助力下,大多數移動醫療創業項目紛紛看好健康管理市場并著手布局。在線診療、醫療掛號、醫療支付和保險、掌上藥店等O2O模式,借助移動端實現了線上線下資源聯動的醫療服務閉環,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投融界平臺上,88%的移動醫療項目采用股權融資,僅6%的項目采用債權融資,且項目多處于初創期和種子期,早期項目數占總項目數的79%.醫療領域剛需旺盛、痛點極多、醫療體制改革進展緩慢,而移動醫療O2O平臺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線上打通患者與醫生、患者與醫院、用戶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渠道,幫助用戶實現線上問診、線下買藥、接受治療,這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縮短了服務周期,使得資本機構持續看好移動醫療領域。2014年以來,非OTC藥物網絡售賣、電子處方等醫療改革政策的推進,無不向移動醫療健康領域發出了利好信號。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加入,以及O2O理念的滲透,未來幾年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的發展步伐將會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