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太原市環保局牽頭,市衛生局、市婦幼保健院等共同召開協調會,協商結果擬由水泥廠承擔“34040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復工作。”至此,一個影響太原市婦幼保健院新建項目20個月的固廢處置問題,終于在市委書記的過問下塵埃落定。
或受制于狹小的面積,或受制于擁堵的鬧市交通,太原市市級醫院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被各種因素制約著。作為太原市衛生民生工程,太原市市直9所醫院及公共衛生中心的12個建設項目中,6個是遷建項目,6個是原址改擴建項目,這些項目將在3年到5年內全部投入使用。
全面促進省城醫療衛生發展,是本屆太原市委、市政府的規劃。劃撥1000多畝土地,預算近50億元來新改擴建醫院和公共衛生中心。新遷建的醫院,覆蓋城市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與太原市城市發展要拉大、拉開城市框架結構,完善相應配套的醫療服務設施非常吻合。
太原市衛生系統抓住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啟動了“百院興醫”工程,包括基礎建設、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醫院的內涵建設、加強衛生監督、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等八大項內容,旨在通過軟件硬件并舉并重,奠定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基礎。
在推進“百院興醫”的過程中,一些項目的推進遇到了很多困難。太原市長耿彥波曾多次召開協調會推進,現場辦公協調醫院建設中遇到的問題。9月21日,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吳政隆帶領太原市市直相關部門,利用一天時間對市直衛生系統9個項目進行實地調研。
吳政隆強調,醫療衛生涉及千家萬戶,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太原市委、市政府首要考慮的民生工程。各部門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講民生的高度,全力支持項目建設。項目所在區和市直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積極主動作為,促進衛生建設項目早開工、快建設、盡早投入使用,惠及群眾健康。
在太原市婦幼保健院遷建工程項目調研時,當吳政隆了解到由于太原市第一次遇到污染土壤修復問題,使得環評手續遲遲辦不下來時,他立即責成環保部門拿出辦法,要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吳政隆要求新建的醫院一定要考量好三個尺度:一個是病人方便,一個是醫務人員工作方便,一個是運行成本要低。
9月25日,太原市衛生系統召開“市直衛生系統抓落實促發展工作會議”。目前,該局正以調研為契機,重新倒排工期,細化保障措施,以確保每個項目都是優質工程、高效工程、廉潔工程和安全工程。據悉,年內將有4個項目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