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從10月8日開始,到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看病的市民都要事先預約,因為該中心的珠江新城院區、人民中路婦嬰醫院院區、人民中路兒童醫院院區昨日起同時推行“非急診掛號全面預約”。
醫院這么做肯定有它的道理,主要就是因為人多,人一多就無序。如果事先預約好,到時按時就醫,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醫院也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因此消息一出頗受到一些人的歡迎。
但也有人擔憂,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有無可能將一些特殊群體排斥在外?現在預約主要通過網絡,但一些不會用、用不起、不方便使用網絡的人怎么辦呢?比如貧困家庭、外地患者或文化層次較低的人,他們如何預約?這恐怕是有關機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其實這件事的背后還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老問題。在我們國家,資源總是跟著權力走,越是權力頂端,資源就越集中、越優質,就越顯得物以稀為貴。現在大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突出,根本的癥結其實在這里:優質資源集中在大城市,人流當然就蜂擁而至了。那么多的人,交通能不擁堵么?醫療資源也一樣,都集中在大城市的核心區域,僧多粥少,只好采取種種限流措施,比如廣州婦兒中心這次的預約掛號。
根本的解決途徑還是在于醫療資源的均衡分配。廣州在2012年頒布了《廣州市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規劃(2011-2020年)》,按照規劃,廣州將形成“一主五副”新醫療衛生格局,有關負責人強調,新規劃將適度調整大型綜合性醫院布局,著力推進中心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城市發展新區、外圍城區和資源薄弱地區轉移。不得不說,這個初衷和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現行醫療體制的結構性矛盾,規劃的效果也難以一下子顯現出來,以致基層醫療力量薄弱的頑疾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預約掛號有點類似于治標,而不涉及到根本。要根本解決問題,短期目標是均衡分配醫療資源,真正將《廣州市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規劃(2011-2020年)》好好實施,讓它落地。最根本的,還是要正確處理好權力與資源的關系問題,讓權力與資源剝離開來,讓資源跟著需要的人走,而不是與權力亦步亦趨、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