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鄭州市多所中學主要領導“大換血”之后,鄭州市正在對多家市級醫院的主要領導進行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不論是教育系統還是衛生系統的人事調整,干部交流任職都成為一項重要內容。
大規模人事調整背后,透露有關部門怎樣的用人思路?
此次涉及領導職位調整的有四家醫院,分別是: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鄭州人民醫院及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市中心醫院院長郝義彬
出任鄭州人民醫院院長
鄭州人民醫院一工作人員介紹,10月16日,市領導來院宣布郝義彬出任鄭州人民醫院院長。
“10月15日,周玉東院長來跟我們告別,大家都很不舍。周院長自2009年來醫院,在醫改進行的今天,他敢講敢拼敢干,做出不少成績。”他說。
鄭州市一院院長連鴻凱
出任市中心醫院院長
“今天,市領導宣布任命連鴻凱為我們醫院院長。”鄭州市中心醫院一工作人員介紹。
“我們老院長郝義彬要去其他醫院了,本來沒通知送行,仍有不少醫護人員自發來送行。”他說,郝院長在市中心醫院六年時間,將醫院管理得井井有條。
鄭州市一院院長
市六院院長未確定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介紹,誰來任鄭州市一院院長尚不確定。
另據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介紹,許院長具體去哪兒任職仍不知道,而新院長是誰也不知道。
干部交流任職有相關規定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干部交流任職的重點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四家醫院領導交流任職,而前不久教育系統“大換血”時也有個別中學領導進行交流任職,那么,啥樣的領導才會輪換呢?
我們來看看《國家公務員職位輪換(輪崗)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規定。原則上,領導在同一職位上任職五年以上,就要輪崗,但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適當延長或縮短輪崗年限。
比如,鄭州市教育局為推動學校間干部交流,就要求:任職滿三屆的干部必須進行交流,統籌學校與教育局機關、直屬機構的干部交流等。
地市科級領導也要多交流
不僅僅是領導需要輪崗,基層公務員也要多多交流。比如,《暫行辦法》就規定,地、市政府工作部門擔任科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同一政府工作部門內部不同科室之間輪崗。
不過,縣、鄉兩級政府工作部門的公務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人事部門決定是否輪崗。而公務員晉升上一級領導職務的,一般需要在下一級有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經歷。
國家公務員應服從輪崗決定
作為國家公務員,就應該服從輪崗的決定,堅持“個人服從組織”的原則。
《暫行辦法》中規定,輪崗的監督和檢查由政府人事部門負責,個人原則上要服從輪崗決定,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輪崗決定者直接辦理任免手續。此外,部分公務員輪崗離職前,還需要進行離崗審計。
干部交流利于形成“一池活水”
所謂“樹挪死,人挪活”。領導干部一旦長期在一個地方任職,難免產生倦怠情緒,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而換一個天地,對激發干部活力與創造力作用明顯。
此外,干部交流任職,更容易避免形成小圈子、“自留地”,不給潛在的腐敗留下空間和可能。
交流任職的干部更易被提拔
干部交流任職,不僅僅限于同一個系統內或同級別機構,每年都有大量中央國家機關干部交流到地方任職,也有地方機關工作人員交流到中央部委鍛煉。
一般來說,獲得多地交流任職的干部更容易被“提拔”。尤其是中央到地方交流、鍛煉的干部。如現任新鄉市委書記舒慶,2008年從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崗位上交流到鄭州任職,2014年初調任新鄉市長,今年年初任新鄉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