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濟南市社保中心了解到,2016年起,濟南市取消二檔繳費居民市內二級醫院轉診審批,按二檔繳費和享受二檔繳費醫療保險待遇的參保居民,在煙臺市行政區域內非參保地二級(含)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不需要辦理非參保地就醫手續,在就診醫院按正常比例直接報銷。
定點醫療:居民在定點醫院就醫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制度,也就是說,參保居民可以在人社部門公布的定點醫院就醫。
參保居民在本縣市區定點醫院住院就醫,在醫院辦理住院手續時,應向醫院住院處出示居民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未成年人可持居民戶口簿,辦理醫保登記手續。在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均可實現即時結算,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結束后,只需支付個人負擔部分。
參保居民需在市內非參保地醫院住院,應到參保繳費的縣市區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非參保地就醫手續。經批準到非參保地就醫的,發生的符合居民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在就診醫院直接報銷。未經批準在非參保地住院的,發生的符合居民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參保居民需先行自付10%費用后,再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規定在就診醫院報銷。
市內非參保地住院,就診醫院報銷
值得一提的是,與2015年政策有所不同,2016年開始,按二檔繳費和享受二檔繳費醫療保險待遇的參保居民,在煙臺市行政區域內非參保地二級(含)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不需要辦理非參保地就醫手續,在就診醫院按正常比例直接報銷。
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舉例說,比如在芝罘區生活的王先生,一直是在萊陽參保,明年起,他可以直接在芝罘區住院結算,不用再回萊陽報銷了,非常方便。
“按照以前的規定,參保人員需要到參保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領取《煙臺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內非參保地居住管理登記表》,報參保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備案,并網絡確認。明年起,按二檔繳費和享受二檔繳費醫療保險待遇的參保居民報銷,這些手續都不需要了。”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
市外急診住院,按基本醫保規定支付
在煙臺市以外醫院就醫該如何報銷呢?
記者了解,參保居民因治療需要轉診至煙臺市范圍外醫院,需由具備轉診資質醫院提出異地轉診意見。轉診至《煙臺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轉診轉入醫院目錄》內醫院的,其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個人首先負擔10%,非目錄內醫院,個人首先負擔20%,其余費用由轉出醫院按煙臺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支付。在這里也提醒廣大參保居民,未按規定辦理轉診自行到煙臺市外醫院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將不能報銷。
參保居民在煙臺市外居住,在由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登記備案后的市外醫院發生的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將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支付;未經登記備案的,將不予支付。參保居民異地居住就醫定點醫院,一年之內不予變更。
參保居民在煙臺市外因急癥緊急醫治而發生的符合規定的異地急診住院費用,將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支付。
二檔繳費居民在省內異地就醫聯網醫院就醫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將按照省里統一的政策執行,即:2015年1月1日起居民轉診的,起付標準(第一次住院700元,第二次住院300元)以上至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之間符合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費用按55%支付;異地居住的,三級醫院按60%支付、二級及以下醫院按65%支付。住院醫療費用可直接在就醫醫院報銷。一檔繳費居民回參保地按政策規定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