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計生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30日前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并且各地原已納入支付范圍的醫療康復項目還應當繼續保留。同時,通知還對康復項目的限定支付范圍、使用管理、費用審核等提出了詳細的要求。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負責人作了相關解答。據介紹,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保涉及肢體殘疾、精神殘疾、言語殘疾、聽力殘疾等類別,如肢體殘疾的手功能評定、截肢肢體綜合訓練;精神殘疾的精神障礙作業療法訓練;言語殘疾的言語能力篩查;聽力殘疾的小兒行為聽力測試、兒童聽力障礙語言訓練。20個項目中評定性項目8個,占40%,治療性項目12個,占60%,體現了治療為主、兼顧評定的思想。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醫療保險、分級診療等國家政策對康復醫療扶持力度的顯著增強,我國康復醫療產業趨勢受政策、資本和技術合力推動,數千億市場即將啟動。同時該政策對已經布局康復養老領域的上市公司將帶來重大利好。一家上市公司負責康復業務的管理層透露,現在很多康復項目都是自費的,以后走醫保了,會催生更多需求,給公司的經營帶來更多收益。
澳洋科技于2015年11月發布定增預案,其中2.6億元將用于港城康復醫院與康復連鎖醫院的建設。港城康復醫院將按照二級康復醫院標準建設10層的康復醫院大樓,樓內設置骨關節、神經腦卒中和脊髓損傷等康復醫學科,規劃核定床位總數300張,建筑面積共計約2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華東最大的康復醫院。華邦健康近年來在國內積極推進與公立醫院合作進行康復醫院和醫療中心的布局,參股子公司植恩醫院運營的重慶醫科大附二寬仁康復醫院,去年開始逐步走上正軌。此外公司去年還收購了德國萊茵醫院,是公司在康復醫療領域的又一戰略性布局,萊茵醫院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先進的康復醫療技術將有助于公司不斷優化國內康復醫療模式,康復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