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016年衛生計生政策落實專題研討班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在會上強調,各地要進一步推廣深化醫改經驗,明確改革思路、步驟和方法,攻堅克難、扎實推進,確保“五個落地”。落實“五個落地”不易,總結推廣醫改好做法和成熟經驗,發揮好先進典型對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是推動當前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關鍵舉措。
“五個落地”即確保100個新增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落地,確保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落地,確保藥品購銷領域“兩票制”落地,確保城鄉醫保整合和異地結算任務落地,確保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發展政策落地。
近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計委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今年在200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明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覆蓋。達到這樣的目標,尤其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切實發揮作用,給老百姓帶來實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我國開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有8年,現在我國已有多個省市在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但是醫護人員數量少,無法滿足需求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的三甲醫院,城市人口多,患者也多,病人想去這些醫院看病要面對“一號難求”的局面,而醫生也要面對“患者不斷”的局面,他們很難有時間、有精力去開展“上門服務”。另一方面,患者對簽約服務也有一定的擔憂,醫生能否及時提供服?看病費用怎么報銷?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加以解決。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國內還屬于“摸著石頭過河”,處于探索階段。除了患者,醫生、醫院在面對這項服務模式方面也都有著自己的顧慮。醫生會考慮如果“上門服務”,一天也就看三、四個患者,而在醫院坐診可能會看三、四十個患者,簽約服務會影響到自身的工資收入。醫院會擔心出現醫生不夠和業務量受到影響等現實問題。
另外,家庭醫生服務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還需要建立在成熟的分級轉診制度上,但是我國這項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從目前來看,患者還是傾向于去大醫院看病,去社區醫院就診的還是寥寥無幾。
當前,要建立并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需要政府部門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規范服務內容和標準,制定醫生、醫院的補償政策,建立健全分級轉診制度,落實醫保政策配套、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家庭醫生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醫技水平,接受患者和社會的監督,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成為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李斌強調,2016年下半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要編制實施健康中國建設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深化醫改相關規劃。貫徹“三醫聯動”的思路,統籌推進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展健康服務業、提高基本醫保保障水平、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等深化醫改重點任務,確保“五個落地”。實施好全面兩孩政策,深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切實加強公共衛生與衛生應急工作,做好災后衛生防病和疫苗預防接種服務,強化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衛生計生法治建設,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跨臺階、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