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醫改工作始終堅持“以患者為本,以市民為本,以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為本”,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稱,醫改工作獲各界點贊,讓我們越干越歡,越干越有勁兒。諸多亮點中,以下幾組數字值得關注。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達70元
國家衛計委2016年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45元,深圳市在2015年已達到70元,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市民人均期望壽命等數據也充分說明市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根據衛計委最新數據,2015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深圳則為79.7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36歲。
深圳市2015年市民健康水平相關數據
全市公立醫院藥品供應綜合成本未來可降低30%以上
深圳市將試點遴選第三方專業化藥品集團采購組織,為全市公立醫院提供藥品集團采購服務。預測改革后,全市公立醫院藥品供應綜合成本可降低30%以上,降低的采購費用一部分讓利群眾,一部分用于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示意圖:以原采購價100元為例,改革后結余30元,降低的費用將使群眾和醫務人員受益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看一次病省百余元
2015年,深圳市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重癥精神病人等重點人群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率達到63%。
羅湖區梁麗娟女士家中有90歲的老母親,中風多年,行動不便。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前,母親每次感冒發燒去醫院都很不方便,上下樓需要有人抬,呼叫救護車來回花費240元,在醫院要排隊進行檢查等等,費時又費力。簽約后,母親有什么不舒服,只需要打一個電話,醫生在半小時左右就能實現上門服務,在家可以做心電圖、量血壓等常規檢查,還可以開處方,送藥上門,真正實現了不出門就把病看。除此之外。醫生還會進行每周一次的例行上門,為家庭成員提供常規檢查、健康調理、預防指導等服務。梁女士說,當初自己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這么方便,現在“我舉四腳贊成”。
簽約家庭醫生享便捷服務
10種手術病例實行住院打包收費
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對10種手術病例實行住院打包收費。打包收費能夠控制醫藥費不合理增長,減少繁重的計費核費工作,增加醫療收費透明度。針對參與打包收費手術病例病人調查結果(下圖)顯示,患者滿意度較高。
數據來源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105家醫院開通預約掛號服務 市屬醫院預約比為67%
深圳市開通了網上、電話、APP、醫院現場、醫院自助終端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每種預約渠道均可以同時提前1-7天預約到各醫院開放的號源。在此基礎上,深圳市進一步提出全流程概念。全流程的核心功能是手機取號、手機支付、檢查報告,為患者節約了排隊取號時間、診中支付排隊時間和等候檢查以及取檢查報告的時間。港大深圳醫院盧寵茂教授稱,醫院已實現全預約制度,進行分時段預約,精確至半小時,既保證了醫生對患者的診療時間,加強醫患溝通,又為市民節省了時間。在2016年第一季度市民滿意度調查中,港大深圳醫院居市屬綜合性公立醫院第1名。
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真正地讓百姓“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深圳醫改正是在正確理念引導下,進行有益的實踐探索,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