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深圳公立醫院取消掛號費 降低檢查費 提高手術費
加入日期:2016/12/30 15:57:54 查看人數: 1025 作者:admin
一元掛號費取消了!近日,深圳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和市人社局聯合印發了《深圳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和《深圳市公立醫療機構第一階段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醞釀了近兩年的深圳市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從2017年1月1日正式拉開序幕。
深圳市衛計委副主任劉堃介紹,在總量持平、結構優化、不增加群眾就醫支出的前提下,將分三批對公立醫院的2617項收費價格進行結構優化調整。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的費用;提高手術、護理、治療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同時通過分類調整、分檔收費,促進分級診療。
改革計劃分三步走:第一階段先調整833項收費,占醫院收費項目的9 .2%,患者支出將減少3000萬元。第二和第三階段的改革啟動時間將由深圳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和市人社局協商后確定,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完成。三個階段的改革完成后,預計患者總體支出和醫保基金支出均有下降,醫院收入結構更加優化。
降價:大型設備檢查降價20%
第一階段的調價,降低了252項大型設備檢查治療項目價格,包括CT、M R I、PET -CT等,降價幅度平均20%。如三級醫院的磁共振平掃(0 .5T以下)從500元降為400元。大型檢查和檢驗項目主要依賴機器自動化運作,以往由于儀器設備價格相對較為昂貴,這些檢查檢驗定價相對醫護服務定價一直偏高。下調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和檢驗類項目價格,既有利于控制過度檢查和檢驗,引導醫院合理檢查檢驗及推動檢查結果共享,減輕患者負擔,又能有效緩解因重復檢查造成的醫院排長隊看病難問題,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預計調價后,一年將減少大型設備檢查收費1.65億元。
取消:掛號費空調費
第一階段的調價,取消7個項目的收費,包括掛號費、單人房病房取暖費、雙人房病房取暖費、三人以上病房取暖費、單人房病房空調降溫費、雙人房病房空調降溫費、三人以上病房空調降溫費。為什么要取消掛號費?目前,1元的掛號費與診金幾乎捆綁,現實中容易產生歧義,很多患者誤以為掛號費就是診金(診查費)。同時,根據醫保政策,診金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掛號費要患者自付,隨著云醫療、掌上支付等各種醫療信息化的應用,網上預約或繳費要分別進入兩個程序才能完成,給患者增添不便。現階段取消掛號費也符合國家醫療服務有關政策規定。據測算,這7項收費取消后,一年將減少收費7200萬元。
提價:四級手術費提價
手術項目是體現醫生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項目,4級手術是手術等級中的最高等級,技術難度大、手術過程復雜、風險度大。現行的手術項目價格嚴重偏低,不能體現醫務人員的價值。
第一階段調整的價格中,提高357項4級手術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50%。如人工椎間盤植入術從2500元提高到3750元,乳腺癌根治術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由于手術屬于醫保住院報銷范疇,個人自付比例不會增加太多。此外,會診和搶救的費用也進行了調價。如院際會診、院內會診、遠程會診分別從現在的150元、10元、500元,調整為260元、20元、800元,涉及多科合作的大搶救、中搶救、小搶救費用也從現在的80元、40元、20元提到了96元、60元、40元。據測算,這項收費提價后,一年將增加收費4000萬元。
傾斜:價格調整向特殊專科和基層傾斜
第一階段調整的價格中,提高了217項綜合治療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25%。在當前的公立醫院運行模式下,經濟效益不高的學科在醫院得不到足夠重視,發展滯后。此次改革方案相應提高了價格明顯偏低的部分綜合治療類項目價格。其中就包括一些開藥、檢查較少,主要依賴醫務人員技術和勞務的特殊專科,如病理、康復、精神、兒科、中醫等項目。
如第一階段的調價中,有7項兒科專屬項目提價,提價30%。以新生兒護理為例,新生兒護理包括早產兒護理,評估新生兒環境適應能力等服務,目前的收費是40元,調價后將提至52元。
第一階段的調價中,也提高了家庭病床費、家庭巡診費等10個社區衛生服務類項目價格。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價格,有利于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據測算,綜合治療類醫療服務項目提價后,一年將增加收費1.67億元。
猜你想知
為什么要改?
收費十年沒調價,結構體系不合理
目前深圳市執行的是十年前(2007年)制定的醫療服務價格標準,而且現行醫療服務價格中,主要依賴機器自動化運作的大型檢驗檢查價格偏高,而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費、手術費、護理費等偏低。以吸痰護理為例,對重病昏迷、或者不能自主咳嗽患者,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暢、窒息甚至死亡,醫護人員必須通過負壓設備從口、鼻插入吸痰管吸出口鼻咽部及氣管的痰液,但目前做一次吸痰護理項目的收費是2元。推進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有利于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形成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
改了后看病是否會貴?
“減量”大于“增量”,患者總體支出下降
對于廣大市民擔心的今后看病是否會更貴問題,深圳市衛計委秘書處(醫改辦)處長李創介紹,2016年,深圳市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例達到3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全市診療總量的62.6%;公立醫院門診、住院病人次均費用分別為214.9元、9592.2元,維持在國內同級城市較低水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從2012年的23.82%下降到2015年的19.29%。
深圳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遵循“總量控制、有升有降、結構優化”的原則。降低公立醫院藥品費用,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價格,同步提高診查費、護理費、手術費、治療費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但“減量”要大于“增量”,令患者支出總量下降。
據測算,第一階段,減少的費用要多于增加的費用,患者支出將減少3000萬元。第一階段價格改革后,深圳市部分基層醫院和中醫類醫院等部分專科醫院的收入略有下降。深圳市將通過完善財政補助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財政補助機制等方式予以補貼。第二、第三個階段改革實施后,預計患者總體支出和醫保基金支出均略有下降,全市各級各類醫院的收入將實現總體平衡,結構更加優化合理。
深圳的改革有何特色?
“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推進
深圳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最大特色在于“三醫聯動”,保證改革取得實效。深圳將同步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即協同推進藥品采購方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范公立醫院診療服務行為,形成合力。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醫保記賬費用也做出相應調整。而在醫藥方面,深圳將啟動藥品采購改革,要求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內所有藥品通過市場化的采購組織集中采購藥品,使所有藥品的平均降價幅度預計達到30%以上,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騰出空間。
通過“三醫聯動”,據測算,改革后,醫院的藥品收入占比將從現在的33%降到24%,治療、手術、診查、護理等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收入將從現在的21%提到30%。
深圳公立醫院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第一階段調價情況
(明年1月1日起)
降低252項大型設備檢查治療項目價格
包括CT、MRI、PET-CT等,降價幅度平均20%。如三級醫院的磁共振平掃(0.5T以下)從500元降為400元。
取消7個項目收費
包括掛號費、單人房病房取暖費、雙人房病房取暖費、三人以上病房取暖費、單人房病房空調降溫費、雙人房病房空調降溫費、三人以上病房空調降溫費。
提高357項4級手術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50%
如人工椎間盤植入術從2500元提高到3750元,乳腺癌根治術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
提高217項綜合治療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25%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