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監管民營醫療機構規范運行 五大細分板塊最受益
加入日期:2017/6/13 14:36:08 查看人數: 918 作者:admin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意見》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社會辦醫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力爭到2020年,社會力量辦醫能力明顯增強,醫療技術、服務品質、品牌美譽度顯著提高,打造一大批有較強服務競爭力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服務供給基本滿足國內需求。
國家層面,《意見》提出,要通過推進社會辦醫一站受理、窗口服務、并聯審批等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地方層面,各地要發揚基層首創精神,針對社會辦醫“痛點”、難點問題,主動作為、勇于攻堅,不斷豐富完善促進社會辦醫發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出臺社會辦醫方針政策,如四川在行業準入、設備配置、醫保支持、土地劃撥、融資稅收等方面制定了鼓勵措施,廣東則更為具體,提出全面放寬對社會辦醫的限制、簡化社會辦醫行政審批手續、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等措施,力爭到2018年,社會辦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診療服務量均占總量30%左右。
近年來,我國社會辦醫發展迅速,但民營醫療機構存在個別不規范的醫療現象。此次《意見》明確行業監管,將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醫療欺詐、租借執業證照、出租承包科室、虛假廣告等行為,還將培育和扶持民營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協同監管。民生證券認為,嚴格行業監管有利于民營醫療機構規范運行,維護品牌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
根據分析,梳理出5大利好板塊:
1)基層醫院建設:尤其是鄉鎮醫院建設,契合分級診療趨勢;
2)第三方服務:社會資本舉辦醫學檢驗診斷、影像、消毒供應、血液凈化等機構;
3)康復:慢性病醫療機構提供康復、長期護理服務,形成診療—康復—長期護理模式;
4)養老+醫療:社會資本興建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5)民營醫療機構:社會化大分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