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長:耗材“水分”太大 我們都在為廠家打工
加入日期:2018/1/27 9:34:28 查看人數: 946 作者:admin
市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副院長楊躍進,市政協委員、北京市豐盛骨傷專科醫院院長齊越峰表示,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目前仍然持續中。他們認為,下一步醫改將重點關注耗材取消加成。去年4月8日,北京市全面實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是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說起耗材,很多人感到陌生,其實醫療耗材的應用特別廣泛,簡單來說,人工關節、心臟支架等都屬于耗材。齊越峰說,隨著藥品實行陽光采購,今后,耗材也應該實行陽光采購,建立全市統一的耗材采購庫,取消耗材加成。“現在耗材的‘水分’太大。”齊越峰所在的豐盛骨傷專科醫院,每年都有大量的骨科患者前來就診。他們中的一些人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在豐盛醫院置換人工關節,采用的都是國產人工關節,價格在1.5萬元左右;如果使用進口的人工關節,價格都在3萬元以上,甚至高達四五萬元。耗材價值如此之高,手術費多少呢?一臺關節置換手術的價格只有1094元。“我們都是在為生產廠家打工。”如果實行耗材陽光采購,取消耗材加成,就能將耗材虛高的水分擠出來,也可以為醫保節約大量資金。
楊躍進表示,隨著醫改的深入,應該取消耗材加成,同時提高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調整醫療衛生服務價格。“醫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老百姓,醫療事業必須要加強,公立醫院必須要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真正使患者健康得到保障,才是健康中國的真正保證。”楊躍進解釋說,目前公立醫院的投入是不夠的,“一年的投入不會超過兩個月的工資。”從歷史上看,中國醫療模式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特定條件下形成的,當時國力不足,百廢待興;現在已經到了醫改的關鍵時刻,要從未來健康中國的建設方面進行適當調整。“醫改的目的是惠及廣大老百姓,基礎是醫療事業的發展。”楊躍進說,醫療服務收費一定要適當調整,“騰籠換鳥”,通過調結構把不必要的收費、耗材加成調下來,把醫療服務費調整起來,增加醫生的勞務費用,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