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中醫診所機遇與風險并存
加入日期:2020/6/20 10:48:05 查看人數: 1027 作者:admin
據說,今年中醫診所的生意足以用“冰火兩重天”這5個字形容。
火:近幾年,國家政策紅利給予的足夠多,讓中醫診所人熱血沸騰,摩拳擦掌想好好大干一番;
冰:年初的一場疫情,給大家澆得透心涼。
最新數據公布:中醫診所漲勢迅速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中醫類診所(包括中醫診所、中西醫結合診所、民族醫診所)增加到57268個(圖1)。

結合近五年中醫診所數量來看,在中醫藥政策紅利的推動下,5年間增長16380個,漲勢迅猛(圖2)。

“冰火兩重天”
中醫診所人機遇與風險并存
政策作為醫療市場的風向標,一直在催生紅利,診所數量不斷增長,但今年又受疫情影響,中醫診所的生意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一、中醫診所人面臨3大挑戰,必須重視
挑戰一:開辦中醫(綜合)診所,門檻提高
今年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印發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
與舊版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相比門檻再提高,增加中醫執業醫師須具有主治中醫師及以上職稱。
雖然目前僅在試點城市實施,但《通知》也強調,根據試點城市運行經驗完善后,適時在全國范圍推廣。
挑戰二: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崛起
去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各省深入貫徹文件精神,出臺相應省級意見,大部分地方都要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
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的發展,對個體中醫診所的發展也帶來一定影響。
挑戰三:中醫診所受疫情沖擊
2月疫情嚴重期間,多地相繼發文,緊急叫停個體診所開展診療服務。
一位來自北京某中醫診所的大夫曾向基層醫師公社表示,整個2月、3月期間都沒有開展線下診療服務,不僅是自己收入減少,患者也隨之流失,不利于長遠發展。
二、政策紅利推動,中醫診所持續發展做好這4方面
中醫診所在當下環境,如何借政策東風發展自身?基層醫師公社采訪了基乘方品牌、崇本堂中醫連鎖創始人時明伍先生。他認為,辦好中醫診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自身本領,不能靠投機取巧
國家提高中醫(綜合)診所門檻實則是對中醫健康發展和患者的保護。這一舉措可以促使剛拿到執業證書或者臨床水平不高的人安心專研臨床技能,降低開辦醫療機構的風險。
換句話說,大家不能存在投機取巧的心理,打鐵還需自身硬。現在老百姓的認知不像十年、二十年前,如果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或出現醫療事故,不僅砸了自己招牌,也會影響中醫藥行業的發展。
2.明確定位,發展好自身平臺
政策要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站在整個中醫藥行業角度來看,這項政策是利好的,對個體中醫診所影響并不大。
公立醫療機構在培訓系統上相對私立診所來說更完善,醫生臨床技能會得到更快提升。只有中醫師數量足夠多,質量越來越好,才會促進整個中醫醫療體系的發展。
在這個前提下,個體中醫診所經營者才有機會招聘到更優質的大夫。總得來說,經營者要發展好自己的平臺,不僅體現在資金方面,更要明確定位,擁有醫生資源并滿足其需求,自己足夠好的時候才能吸引到更多人。
3.打造特色品牌,做到專而精
國家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具有特色優勢的中醫醫療機構,站在市場的角度來看,“特色”更容易發展,只有差異化才能讓個體中醫診所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個體中醫診所打造出自己特色品牌,做到專而精非常關鍵。這樣才能避開主流的公立中醫院或是大型社會辦醫主流市場帶來的沖擊。
4.合理利用互聯網
中醫藥不僅是要傳承,也要發展創新,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個體中醫診所要合理利用好互聯網資源。
雖然扭轉線下業務很難,但可將其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起到助力作用,比如進行一些簡單問診、健康科普、個人品牌推廣等。
今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各位中醫診所同仁們既要提高自身專業本領,也要快速適應社會變化節奏,借政策紅利在當下的環境中生存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