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榜單“出爐”
加入日期:2022/11/21 8:01:52 查看人數: 2159 作者:admin
由中國知名同行專家擔任評審的《2021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日“出爐”。
據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列《2021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前五名。全國共有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42個專科(前10名)榜上有名。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項目,也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三年發布。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告訴記者,第一年(2010年)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專家庫人數只有1824人。“我們會每年接受新專家的評審資格申請,更新專家庫。”今年共向5406名專家發出邀評函,收到有效回執3552份,有效回復率65.7%。
近年來,為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中國正努力打造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醫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形成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至今年7月,全國已設置心血管病醫學、癌癥醫學、老年醫學、兒童醫學等共12個國家醫學中心;還逐步設置完成了5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1.5萬個醫聯體。
高解春認為,設立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對依托現有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區域間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整合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促進患者獲得同等品質的醫療服務,實現分級診療創造條件有重大意義。近10年來,中國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擴容和下沉。“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如今實現了中國“全覆蓋”的醫院排行榜,有利于患者在各個區域找到適宜的醫院、適合的專科就醫看病。
對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高解春指出,應該由模式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未來醫院單體規模要控制,優質資源要擴容。公立醫院在體系中的功能定位需要明確:國家醫學中心、國家醫療中心應強調疑難重癥診治、四級高難手術占比等。城市醫療集團應加強慢性病防治,知曉率、干預度要高,并發癥要少。縣域醫共體做強縣級醫院、補齊醫療服務短板,提高縣域就診率。他認為,政府應該搭平臺、建制度鼓勵公立醫院創新。
公立醫院如何高質量發展?高解春直言,高質量醫院發展要注重臨床創新,不能片面理解為申報專利、藥物臨床試驗;學科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靈魂。醫院要講究效率和績效,要有先進生產力和醫療水平,有解決臨床問題能力。這位專家直言,臨床治療效果應該是“高”質量的核心;學科發展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解春認為,公立醫院除了注重學科建設外,還應該注重感染科、呼吸科、重癥科等與抗疫相關的學科群建設和發展。
在2021年度“國考”排名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12家醫院的“國考”考核成績全部達到最高等級A++,其中7家醫院躋身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前十名中。
同期面世的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與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批8個綜合性醫院“輔導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名單亦高度匹配,其中6家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前10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