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年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這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但仍面臨諸多門檻?!苯眨嗣袢請蟾呒売浾甙讋Ψ逶谧隹兔襟w“診脈民營醫院”系列訪談時表示,社會資本辦醫政策框架已建立,細則如不落地,猶如“玻璃門”把好政策擋在門外。
白劍峰、張陽診脈民營醫院
“我們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相對應的醫療健康需求在迅速增加。”白劍峰指出,人一生中大約80%的醫療費是在60歲以后花掉的,醫療需求在迅速釋放,但是醫療總量不足,數額巨大的需求光靠政府的投入遠遠不夠。
目前,社會辦醫的政策框架已經建立了,但是還有很多的關鍵環節有待落地,比如行業的準入,人才的釋放以及市場空間擴大等。
行業準入要打破現有僵局。“政策上雖然說要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放寬對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行業的門檻,事實上很多地方沒有細則?!?br />
白劍峰指出,民營醫院在審批過程中仍然面臨很多門檻,比如在醫療機構的數量設置上,或者相互之間的距離上都有一定限制,而這些限制都是不應該有的障礙。政府應該放開審批程序,把過去“串聯式審批”變成“并聯式審批”,各個部門同時辦公,縮短審批以后對于釋放資本活力有重大作用。
人才管理死板流動性需加強。以我國對于醫生的執業地點管理為例,公立醫院基本都是全職醫生,很少在公立醫院見到兼職的醫生,國際經驗則并非如此。應允許醫生多點執業,在一家醫院全職或者兼職都可以。
目前我國對醫療人才管理非常死板,用一個模式管理醫生,而醫生的資源是醫療行業的核心資源,如果人才不能釋放整個行業很難發展起來,民營醫院沒有人才就發展不起來。
開放市場空間給民營醫院機會。白劍峰認為,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定位應該有差異,由公立醫院來保證基本醫療,民營醫院走高端路線。
但是由于財政投入以及其他的定價政策不到位,導致特需醫療服務主要由公立醫院來做,壓縮掉了民營醫院的發展空間,導致數量眾多的民營醫院打擦邊球,靠欺騙、醫療欺詐來生存。此外,在醫保定點上對民營醫院也略顯不公,民營醫院很難獲得醫保的認可,或者需要經過很多年的考察才能進入。
總之,政策雖然有了框架,但是沒有細則,導致了政策沒有落地。民營醫院非常期盼盡快讓政策落地,有了實施細則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社會資本辦醫是大趨勢,很多社會資本都在瞄準健康服務產業,希望進軍這個領域,能夠在這個產業有所發展?!?br />
最后,白劍峰提醒,投資者一定要有長期的心態,不能追求賺快錢,希望圈錢上市再賣掉。要認識到醫療行業的特殊性,這個行業本質上是為了治病救人,不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叭绻蛔非罄娼ㄗh去投資其他行業,醫療是個晚熟的行業,需要有耐心等待,也許培育周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國外很多著名醫療品牌都在百年以上,幾代人積累才能創建一個醫療品牌,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但是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