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臨海市衛生局了解到,日前,臨海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民辦醫療機構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創辦醫療機構,使不同舉辦主體的醫療機構參與平等競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
在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民群眾對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強烈,現有的公立醫院規模無法滿足群眾的看病要求。目前臨海市共有民營醫院9家,其中綜合性醫院5家,專科醫院4家,除一家為二級乙等外,均為一級醫院,總床位數345張,僅占全市床位總數的8.67%,規模小、技術水平不高、特色不明顯。民營醫院也在發展中面臨著技術人才短缺、經營壓力大、發展空間小、監管機制不健全、社會氛圍不佳等困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關于促進民辦醫療機構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應運而生,意見指出,社會資本可按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并接受相應管理,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優先投向醫療資源稀缺領域以及特需醫療服務領域,力爭至2016年,全市民營綜合(專科)醫院總數新增10家,新辦民營醫院要求達到二級以上,且與現有醫療機構形成合理布局,床位新建780張以上,達到全市醫療機構總床位數的20%以上,其中在臨港新城規劃設置民營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家,床位280張以上。
經認真梳理,該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舉辦醫療機構的優惠政策有28條。如,民辦醫療機構在技術準入、執業監管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同等待遇;將符合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報銷政策;在符合建設規劃、環保、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對于床位100張以上、達到二級以上醫院條件的醫療機構,優先保障建設用地,并允許社會資本臨時租用工業企業廠房舉辦醫療機構;自2014年期,市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暫定三年),用于兌現財政優惠政策,重點扶持民辦醫療機構學科建設、等級創建等。
為使28條優惠政策落到實處,衛生部門正抓緊清理和修改涉及非公立醫療機構準入、執業、監管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制定和完善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