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托”、醫療宣傳欺詐、術中加價、胡亂定價等醫療欺詐和醫療亂收費問題被納入定期突查范圍。28日,多部門聯合啟動打擊非法行醫和醫療欺詐專項整治行動,劍指非法行醫和醫療欺詐,除了“黑診所”,公立醫院、民營醫院也被重點檢查。
新一輪的醫療專項整治行動中,衛生、發改(物價)、公安和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聯合執法,打擊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無證行醫,醫療欺詐成為新的打擊重點。按照醫療欺詐的定義,即是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行為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方法,誘使患者接受虛假或過度醫療行為,牟取高額醫療費用的行為。簡單地說,醫托行為、醫院在手術中加價、胡亂定價等都屬于醫療欺詐的范疇。
據溫州市衛生局有關人員透露,此次,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和無證無照的“黑診所”均被列為重點整治對象。非法行醫的打擊內容為“黑診所”、生活美容院等非醫療機構以及無任何行醫資格的游醫、假醫實施醫療行為,嚴肅處理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的行為以及假醫生。而虛假誘導病情、虛假檢查、虛假診斷、巧立名目亂收費、虛假醫療廣告等都屬于醫療欺詐。
目前,按照省衛計委的規定,溫州市民營醫療機構已實行市場調節價,也就是說,該批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由醫院自行確定。那么當前民營醫院是參照什么的標準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對此,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鄭云蒸表示,溫州有一部分民營醫院是參照物價部門核準的醫療價格收費,有一部分民營醫院對于特殊診療服務,實施的是自主定價,“對于這些醫院,我們就要重點檢查醫療相關費用是否合理收費”。
鄭云蒸表示,醫療服務機構的收費標準均要求在醫院內公示,如果醫生在術前未準確溝通而術后甚至術中進行亂收費,該行為也同樣屬于醫療欺詐,一經發現需嚴肅處理。
打擊非法行醫和醫療欺詐專項整治行動由9月底持續到11月底,其間接受市民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