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傳統路子,曲軍英會在公立醫院的崗位上干到退休。10月10日,她簽約就職福州一家民營醫院--福興婦產醫院,出任該院院長,在業內引起一定的震動。
在福州,從三甲公立醫院主任醫師位置上跳槽到民營醫院,她算第一人;此前,漳州公立醫院幾名主任也跳槽到當地民營醫院。隨著多點執業政策松動,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支撐,醫療人才流動加速。而隨著醫生資源充分流動,多種醫療資源充分競爭,百姓就醫將多一個選擇。
動態 三甲醫院主任跳槽到民營醫院
曲軍英1982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在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婦產科工作33年。跳槽前,她已經是主任醫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科室行政副主任。10月10日,她簽約福興婦產醫院,成為該院院長。她這一跳,在業內引起了震動。在這個級別,從三甲公立醫院跳槽到福州民營醫院,她還是第一人。
“同行們都很震動,許多同行說這是將來的路子,你先去試水,給我們探探路。”曲軍英告訴記者,隨著醫療市場的放開,民營醫院的發展,大家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醫療人才的流動。她認為,民營醫院的發展與挑戰并存,面對民營醫院的轉型期,有政策支持,是臨床醫生參與醫改的最好時期。
講述 要的設備2天就到位
在上任前,曲軍英到福興婦產醫院考察,最終讓她決定“大膽從體制內走出來”.
“民營醫院機制更靈活。”曲軍英說,前不久,在福興婦產醫院做了一臺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手術,手術需要的特殊器械設備及術后藥品,2天就到位了。這放在公立醫院流程可要走好久,“墻外花都開了,院子內種子可能還沒有種下去”.
“民營醫院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服務上更加用心。”曲軍英說,民營醫院對病人管理更加細致,比如他們對高危產婦建檔,有專人管理跟蹤,高危產婦在規定的時間沒到醫院產檢,他們就會專人打電話詢問情況并提醒,這在人滿為患的公立大醫院目前較難實現。
記者觀察 多點執業看上去很美
對于曲軍英的跳槽,很多人會問“為何不多點執業”,曲軍英的理由是“多點執業各方面條件有待完善”.
早在2012年,我省就出臺了《福建省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允許福、廈、漳、泉、莆5地試點,以促進醫療資源合理流通,讓“醫患雙贏”.但多點執業需原單位同意,鮮有醫院會同意自己的醫生到別的醫院兼職,這一政策被業內戲稱為“海市蜃樓”.截至去年底,全省僅48名醫師注冊多點執業。
今年7月,多點執業在莆田破冰。莆田公立醫院醫生多點執業無需經過原單位審批,可直接到衛生部門備案。目前,市場需要醫生資源流動起來的愿望非常迫切,為此,無論是醫生還是民營醫院都希望多點執業“備案制”能擴大至全省。但在多方角力下,該制度遲遲未出臺。
醫療人才出走暗潮涌動
盡管“多點執業”還未沖破制度藩籬,但醫療人才流動已經暗潮涌動,公立醫院醫生通過自由執業,從“體制內”跳槽到“體制外”.除了曲軍英,漳州一家民營醫院已成功挖走當地公立醫院的幾個科主任。北京一家民營醫院百萬年薪挖走我省一家三甲醫院的腦外科專家。在外省,一些公立醫院大腕級別的醫療專家如宋冬雷、張強也紛紛“下海”,到民營醫院任職。
“醫生走出體制,是攔也攔不住的趨勢。”福州一家三甲醫院外科醫生認為,雖然現在不少醫生私下走穴,但還是期待光明正大地多點執業,落個心安。對醫生來說,多點執業增加了收入;對患者來說,得到了大牌醫生的診療;對于民營醫院來說,留住了患者,也增加了收入,多點執業遲早要放開,這是大勢所趨。一旦政策放開,市場需求的刺激,越來越多的醫生會跨出體制,多點甚至自由執業。
我省醫療管理專家張子平說,醫生是醫院最重要的資產。如今,體制內的公立醫院通過編制、職稱、科研、名譽地位、退休待遇等留人,而民營醫院通過高薪、靈活的機制挖人。今后,醫療人才流動會越來越活躍,醫生資源流動可以幫助民營醫院提高技術水平,同時也對公立醫院產生鲇魚效應。這種充分競爭也可讓百姓就醫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