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百度是以搜索發家,所以幾乎各行業都通過那個小小的搜索框與互聯網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火花。醫療也不例外,在百度這個媒介的作用下,有關醫療的信息漫天飛舞。而醫療這一敏感行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權威性與專業性受到了嚴重挑戰,百度也因此受到了質疑和指責。
所以,對百度來說,首要就是改觀醫療信息的不專業性。
百度互聯網醫療布局
在2010年,百度與醫療信息平臺“好大夫在線”合作,邀請上千名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進行醫療詞條的編撰。
兩年后,也即2012年9月,百度百科推出“彩虹計劃”,對4萬個常見醫療類百科詞條進行鎖定,將編輯修訂權交給認證過的權威專家,而普通用戶將不能參與編輯。
半年后的2013年5月,百度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醫生科普項目唯一指定網站——百科名醫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內容是組織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權威院士和百余位專家,共同編撰百度百科疾病類詞條,幫助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獲得權威的醫療信息。
而在推出“彩虹計劃”的同時,百度也首次試水在線醫療領域。
2012年9月,繼與好大夫在線合作醫療詞條兩年后,再度牽手。此次主要是把好大夫平臺的優質、權威醫療內容推送給用戶,為用戶提供醫療知識、專家咨詢、病友互動等一站式優質服務。
在近一年后,2013年6月19日,百度自有在線醫療產品“醫前智能問診平臺”上線。這款產品主要依托百度知道專家資源和病例問答內容,以及好大夫在線、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有問必答網、育兒網、中國育嬰網、寶寶樹7家醫療健康類網站的數據,幫助用戶在就醫前通過百度構建的病例庫,初步了解病情,避免盲目就醫或延誤就醫。有些意外的是,目前已找不到最初的根據性別、所屬人群、癥狀等定制化尋醫問癥的各類參數,回答問題也大多由網友提供。
不過在一個月后,“百度健康”的上線或許能打破這一疑惑。與以往的小玩鬧不同,這是百度打造的一款全新的醫療就診問詢平臺,目的主要是為成千上萬的患者提供找醫院、咨詢醫生、預約就診、診后反饋的一整套尋醫問藥解決方案。目前已涵蓋14個科室,1.6萬家醫院。
而且此次百度健康是針對占百度收入30%的醫療付費推廣位,可見其整頓整個民營醫療網絡營銷的決心。此外,百度健康的評價機制近似于公共點評,除了評論的本人,否則是無法刪除的(包括百度內部)。
在一年后,2014年10月,百度醫生Web版上線,用戶可以在該平臺找醫生、問醫生、評價醫生。
百度醫生目前已開通了預約掛號服務,用戶可通過該功能選擇科室、醫生、和醫生約定時間、最多可預約3名醫生。百度醫生現在能夠覆蓋福建、湖北、廣東、江西、陜西、安徽6個省份。此外,百度醫生方面透露,已經和斯坦福醫院建立合作,用戶可享全球服務。其中,移動版于2015年1月上線。
2013年2月,百度打通官方數據庫。與國家藥監局達成戰略合作,后者向百度開放藥品數據庫、藥品說明書范本數據庫以及經過認證的可向個人售藥的網站的數據庫信息。依據國家藥監局的數據信息,百度同步發布了三個安全用藥產品:認證藥品搜索、藥品范本說明書百科詞條和認證網絡藥店搜索。
一年后,2014年4月24日,百度正式發布大數據引擎,將“開放云”、“數據工廠”、“百度大腦”三大核心組件開放,并率先在政府、醫療、金融等傳統領域開展合作,這也是全球首個對外開放的大數據引擎。
2014年7月6日,在繼城市預測、景點預測、高考預測、世界杯預測之后,百度預測又正式推出了疾病預測產品。可提供手足口病、流感、艾滋病、肺癌、肺結核和性病等12種疾病的活躍度、活躍度指數、趨勢圖,以及各種疾病相關的城市和醫院排行榜,用戶可以查看過去30天以內的數據和未來7天的預測趨勢。目前可以對全國31個省份進行未來趨勢的預測,某些省市甚至已經細化到具體的商圈。
一個月后,8月18日,與聯合國開發規劃署在環保、健康領域展開大數據的合作。
而后在9月3日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的百度大數據分論壇上,對外公布了一項輔助醫療行業的新計劃——百度醫療大腦。這是百度大腦在醫療領域的細分,它結合了大數據挖掘技術、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語音分析,和學習算法等先進技術,以及來自于傳統醫療機構的龐大海量數據,讓百度醫療大腦可以在個人健康管理(健康評估/智能預診)、醫療大數據研究(疾病分析/藥用分析)和公共衛生管理(疾病預測/人群健康)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目前,百度醫療大腦已經被應用在百度疾病預測以及祥云醫療推出的康知皮膚醫生app上。未來,百度醫療大腦還將應用到更多的領域及產品中,推出更多與醫療衛生相關的服務,在個人健康管理、醫療大數據研究以及支撐公共衛生管理領域發揮出百度醫療大腦更大的價值。
百度目前醫療健康板塊,還有一個側重點就是“硬件”,用于收集分析健康數據,其首次觸碰硬件可追溯到2013年。
6月26日,百度云聯合咕咚網推出了一款名為“咕咚手環”的智能可穿戴式設備。主打“運動狀況提醒”、“睡眠監測”、“智能無聲喚醒”三大功能。此外,手環與百度云結合,可將記錄的數據實時傳輸到百度云端,方便用戶隨時查看。
同年底,百度成立智能人體便攜設備品牌dulife,其特點是百度云服務+聯合品牌授權。與dulife設備同時推出的還有dulife平臺,通過在智能手環、智能秤等設備中嵌入百度SDK,接入百度云,平臺匯總個人擁有所有智能設備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提供健康解決方案,方案涉及健身、美容、睡眠、飲食等各個領域。
合作的模式就是,由廠商提供硬件生產技術,百度提供服務解決方案及市場推廣,并將所有用戶健康數據存儲于云端,通過百度大數據(dulife中醫療健康的部分已轉交給大數據)的智能收集、分析、處理策略,實現收集“用戶健康慢數據”的目標。
2014年7月23日,百度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布了“北京健康云”,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落地的智能健康管理項目,百度健康云成為“北京健康云”計劃的一部分。整合上游智能硬件及軟件服務商,利用百度的大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向市民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服務,降低個人和國家的醫療支出。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百度健康云不是免費的服務。例如高血壓指導服務的月費是20元,遠程心電監測的服務月費是100元,不過前期推廣的時候會有一些優惠,包括預存服務費送智能醫療硬件的活動。
北京市政府還在西城、東城、朝陽、海淀陸續建設健康云體驗中心。體驗中心最初配備智能手環、血壓計、心電儀、體重秤、體脂儀等八款設備。年內還增加了溫度計、血糖儀、皮膚測試儀、酒精測試儀等至三十多款智能硬件。
從以上的互聯網醫療動作來看,相比AT 2014年的“豪賭”,百度更側重在智能硬件+在線醫療+大數據上穩扎穩打。BAT誰能更多搶占市場,這一場“你追我趕”的戲碼在2015年起也變得越加激烈。
百度2015年的戰略也從“連接人與信息”延展到“連接人與服務”。醫療上的動作變得異常快,可以說是周周有動作。
2015年1月,百度正式成立移動醫療事業部,主要是整合百度原有的各項移動健康和移動醫療業務。
2015年1月15日,聯手301醫院,雙方共同建立醫療領域的O2O服務模式。百度借助301醫院的醫生、醫學技術資源和良好的口碑,而301醫院則可以利用百度在大數據方面的處理能力以及百度的平臺入口優勢。合作初期只是共建網上醫療服務平臺,而實際是以打造未來網絡醫院為目標。搭建的不止是一個可以進行自助就醫的在線平臺,還可以把其強大的大數據平臺有效接入,滿足患者不同的醫療需求。
2015年1月28日,百度上線移動版百度醫生,全面進軍移動醫療O2O。百度醫生移動端為用戶提供了找醫生、約醫生、評醫生的服務閉環。目前,百度醫生APP已經實現了人工智能系統根據患者輸入的需求,完成患者的識別計算,為患者推送三名最合適的醫生選擇,這一閉環服務模式將為百度積累大量用戶。
2015年2月初,百度宣布與國家計生委聯合上線首個權威新醫改宣傳平臺。據悉,該平臺聚合了百度旗下多個優勢資源,旨在將難以理解的新醫改內容簡單明了地介紹給老百姓。同時,這也是全國首個權威的新醫改宣傳平臺。
2月15日,百度6000萬美元戰略投資健康之路(醫護網)。通過此次戰略投資,百度將為醫護網提供圖像語音識別、技術交互、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共同探索醫療領域O2O的服務模式及創新運營模式,同時,百度也將借此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醫療服務。
而戰略投資醫護網,可謂是把醫患雙方納入了同一個平臺,眾所周知,在醫護網“待字閨中”時,其在掛號、導醫導診和轉診等業務上已經深度合作了300家三甲醫院,并與5萬多醫生展開了深度合作,新業務“微導診”也快速覆蓋了500家三甲醫院。百度將其“迎娶”后,可以補齊醫療資源上的短板,為百度醫患雙選平臺引入豐富的醫院、醫生信息、掛號和其他門診資源,同時其線下服務團隊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就診體驗。
3月3日,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百度李彥宏建議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再是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跨越發展。
3月11日,曝出百度黑科技或將再出神器。據了解,其正在申請的一款抗霧霾智能頭盔專利,可通過采用一種全球首創的“風幕”技術,實現對人臉周邊空氣的有效凈化。目前已經處于實驗室原型測試階段。據悉,該頭盔一旦研制成功,或將使得用戶在戶外霧霾環境下的騎行更加健康。
3月18日,百度“問醫生”正式啟動了晨光計劃,包括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上海市同濟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在內的25家三甲醫院,集體入駐百度“問醫生”,共同致力于打造最權威的互聯網醫療問答社區,為患者解疑答惑。
2015年3月,百度知道“問醫生”更名為“拇指醫生”。2015年4月3日,拇指醫生andriod版APP上線;由經過認證的公立醫院執業醫師提供專業的在線問答服務,包括包括健康常識、疾病知識、診前建議等,及時、準確、專業地幫助網友解決健康與疾病問題。截止2015年5月底,線上活躍醫生已經達到5000余名,“拇指醫生”已累計幫助3600萬名患者。
3月24日,百度與就醫160合作。對于百度來說,可大大緩解現有的醫療信息不對稱問題,不僅提高了效率,減少了資源浪費,優化了用戶體驗,還能切實改善醫患關系。同時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升級,避免了耗時耗力的排隊、無效就診等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借助百度移動醫療的平臺展示和評價體系,患者可以找到靠譜、滿意的醫生并建立起長期而深度的聯系。
4月14日,百度發布針對藥品O2O的產品“藥直達”。作為百度直達號旗下的一款細分產品,“藥直達”的操作思路和百度直達號類似。(注:百度直達號是商家在百度移動平臺的官方服務賬號。基于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個性化推薦等多種方式,讓客戶隨時隨地直達商家服務。)藥直達通過和藥店合作,為用戶提供藥品搜索、附近藥店購藥服務,藥店提供咨詢與送藥服務,據悉,后面還將有第三方送藥合作方接入,解決藥店送藥問題。藥直達或將是繼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之后的新的平臺型電商流量入口。
4月15日-4月21日,全國腫瘤預防宣傳周,百度央視攜手,推出《數說腫瘤》新聞專題。這是繼2014年1月以來“據說春運”、“據說春節”、“兩會解碼”等一系列大數據新聞報道之后,百度大數據再一次貢獻于民生新聞報道。
4月底,繼與北京301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后,在一天之內又與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三家頂級醫院簽訂了階段性戰略合作協議。百度醫療將幫助醫院搭建完善的患者數據采集和醫療大數據分析平臺,百度大數據的體量與精準的計算,幫助臨床醫學的研究,集聚更多優質醫療資源,讓醫院、醫生的醫療技術與服務得到實質性提升。
5月底,百度醫生在互聯網醫療多條戰線上同時取得突破,不僅一天內開通了陜西和安徽兩省的預約醫生服務,還與貴州朗瑪信息簽約攜手進擊醫療市場。朗瑪信息將在貴陽互聯網+醫院的平臺上,充分整合醫療資源,建立分層級的網絡醫療服務能力體系。百度將合作完成平臺搭建,包括PC端和移動端入口,并通過平臺實現雙方的專家資源共享。雙方將共同完成線上專家咨詢、線上遠程診療、檢驗結果共享云平臺、支付、慢病管理等平臺功能,為患者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
移動端上線短短四個月,百度醫生在多省市落地服務、接入頂級公立醫院、整合第三方平臺資源等方面全面拉開,移動醫療戰略布局也日漸清晰。
從綜合布局上來看,百度對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視程度相比AT依托自有產品(微信和支付寶錢包)的醫療拓展要大得多。
它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數據建設上。從最基礎的病癥尋醫問藥等搜索數據,到后期的百度知道、百科等,再到2013年布局可穿戴智能硬件籌備健康云,以及與藥監局、衛計委的數據信息合作,可以看出百度的重點都在收集整理分析醫療健康數據,進而提供全新定制化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