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湖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我省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出要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醫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與往年相比,今年醫改格局有新意,惠民更實在。”昨日,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武漢年內啟動試點破除“以藥補醫”
省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處處長胡子辛介紹,今年醫改最大變化,是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放在了工作首位。根據《通知》要求,我省將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范圍,除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外,特別強調要辦好武漢和鄂州兩個國家試點城市改革,全面破除“以藥補醫”的逐利機制,實施綜合改革。
今年初,武漢市被確定為國家第三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根據國家指導意見要求,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等,建立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品(不含中藥飲片)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降低到30%以下;每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降低到20元以下;群眾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17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已聽取《武漢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該方案計劃在11月底前正式出臺,并于年內全面推進改革工作。
放開醫療服務業 吸引社會辦醫
發展社會辦醫,再次作為重任,被列為醫改年度目標。《通知》指出,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全省總量的20%逐步放開醫療服務業。
如何放開,怎樣推進?胡子辛介紹,我省確定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盈利性醫療機構,優先支持社會資本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的領域。要求各級、各地進一步清理妨礙社會辦醫發展的制約因素,打破“玻璃門”,出臺促進政策措施,落實土地、投融資、價格、財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切實保障社會辦醫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等級評審、技術準入、科研立項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同時,支持武漢市在人才流動、土地、規劃和投融資等政策方面探索創新,率先形成多元辦醫格局。
年內試點新農合跨省報銷
醫保何時能實現跨地域報銷,是百姓關注焦點。
胡子辛介紹,2015年度任務要求,我省今年基本具備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醫療費用省內直接結算,“在省內醫保、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老百姓可實現即時報銷”。
與此同時,按照國家部署,我省年內將穩步推行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并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新農合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和結報試點。
公立醫院藥品將集中采購
如何降低藥價,擠出價格“水分”。年度醫改任務提出重點措施,首要辦法是實施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
據了解,《關于完善湖北省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實施意見》年內將制定出臺,屆時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藥品及高值耗材采購都將在省級藥品采購平臺上統一進行,公開交易。
組建醫聯體 推進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是建立科學就醫秩序、推動群眾對醫療資源合理利用的治本之策。從今年起,我省將以醫療聯合體為載體,推進分級診療格局逐步形成。
《通知》提出:城市以三級醫院為龍頭,與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城市醫療聯合體;縣域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組建縣鄉村一體運行的縣域醫療聯合體。同時,鼓勵城市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建立協作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優化整合、合理流動、下沉基層,引導患者在基層首診、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