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多點執業正式在東莞實施,醫生只需要跟醫院“打個招呼”,就可以到其他醫院給病人看病了。
近日,東莞正式下發了《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在東莞注冊的醫師,可申請在市內外醫療機構多點執業,不過應與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簽訂聘用勞動合同,明確人事勞動關系和權利義務,以及工作任務、時間安排等。
對于此前大家關注的,醫生多點執業萬一出現醫療糾紛是否會出現“扯皮”,通知也明確,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與多點執業的醫療機構簽訂合同,約定執業時間、薪酬、任務和醫療糾紛責任承擔等。
記者昨日采訪發現,多家公立醫院以及醫生目前對于多點執業多處于觀望中,均表示暫無明確計劃。多位醫生也坦言,現在本來就很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多點執業,而且工資、社保、職稱等都在原單位拿,多點執業還是有顧慮的。
如何保障第一執業醫療機構工作不受影響?
醫生要先完成第一執業地工作任務要求
根據通知,在東莞注冊的醫師,符合多點執業要求條件的,可申請在市內外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外市注冊醫師以及已在我市辦理《港澳醫師短期行醫執業證書》或《臺灣醫師短期行醫執業證書》的香港、澳門、臺灣永久居民,也可申請醫師多點執業。在 外市注冊的醫師,符合多點執業條件的,也可以申請在東莞多點執業。
廣東醫生多點執業松綁從今年3月開始了,當時省衛計委要求,作為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之一,東莞應積極探索,盡快力爭全省醫生執業“自由行”.當時有醫院管理層擔心,醫生多點執業后,如何保障第一執業醫療機構工作不受影響。
這次通知就明確了,多點執業的醫生,應與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簽訂聘用勞動合同,明確人事勞動關系和權利義務,以及工作任務、時間安排等。若醫師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等未達到合同規定或全職醫師要求的,第一執業醫療機構可按合同約定和有關管理制度處理。
出現醫療糾紛怎么辦?
要簽訂合同約定醫療糾紛責任
醫生多點執業后出現醫療糾紛誰來負責等,是否會出現多個執業點之間“扯皮”也是醫患關注的焦點。
對此,通知說,擬聘用多點執業醫師的醫療機構,應核準有醫師相應執業類別和執業范圍的診療科目。同時,醫師應當與多點執業的醫療機構簽訂聘用勞動合同,約定執業時間、任務、保險、薪酬、醫療責任承擔和解決辦法等,并承擔醫師在本機構行醫時發生醫療損害和糾紛的處理責任,醫療機構可在事后按合同約定向醫師追討相關的責任分擔。而醫師注冊的第一執業醫療機構不承擔醫師在非本機構執業過程中發生的醫療損害或糾紛處理責任。
不過,無論是在任一執業地點,醫師若違反《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行為的,應依法被處以暫停執業活動的,并應當同時停止其他執業地點的執業活動。此外,醫師在任一執業地點的醫師定期考核不合格視為在該考核周期內考核不合格。
更多外地專家來東莞看病 本地大醫院專家到基層醫院看病
多點執業實現后,對患者有什么影響呢?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這次醫師多點執業放寬,對于緩解東莞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缺乏的困局十分有益。
“相比于擁有優質醫療資源的大城市,東莞更多的可能是接受北上廣等地的專家教授來莞多點執業,至于人才輸出的幾率則相對較少。”厚街醫院是東莞三甲醫院之一,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醫院專家資源多面向基層醫療機構,主要是定期去社區門診坐診,屬于定點幫扶,也算是多點執業的一種形式。
幾家醫院院長和管理層都表示,對于患者來說,今后可能有望在基層醫院、鎮街醫院看到更多大醫院的專家。東莞不少醫院目前不定時的就有廣州的專家過來坐診,政策放寬后,確實可方便大醫院專家到鎮街醫院、社衛機構等基層醫院坐診、也方便公立醫院專家到民營醫院坐診,甚至吸引外地專家來東莞坐診,方便市民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