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手術室里男醫生哄“小蘿莉”的溫馨照片在網上瘋傳,7張照片記錄了即將做手術的小女孩在醫生“大叔”的安撫下從哭泣到情緒平靜的過程。據了解,此事發生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男醫生是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石卓,女孩歆兒只有2歲多,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面對驚恐不安哭鬧不止的歆兒,石醫生像慈父對待愛女一樣陪她、哄她,還用自己女兒平時愛看的動畫片來“誘惑”她。正是石醫生極富愛心的舉動,讓歆兒最終放松下來,安然接受麻醉進行手術。石醫生用自己的舉動詮釋了“醫者父母心”,這組“暖心照”感動了無數網友。
當下,醫患關系緊張是個不爭的事實,這種緊張源于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則與當前醫務人員被嚴重“妖魔化”密切相關。
不可否認,有些醫務人員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醫術不精、待人冷漠、故意開大處方……在自媒體時代,醫務人員的任何一點過失,都會被網絡無限放大,引起軒然大波,以至于整個社會都對醫務人員產生不信任感。
這種不信任感其實既不客觀也不公正,因為在醫療隊伍中,更多的是為患者著想、全力救死扶傷的醫務人員。誠如石醫生所說,在手術室里,這樣的畫面并不少見,醫護人員對孩子都有類似的安慰,比如用語言、眼神、懷抱來安慰他們。網友“微笑著淡忘wy”也說:“我是一名護士,在手術室有小孩需要手術,我們都是這樣做的,這是我們的責任。”只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手術室是一個十分封閉和陌生的地方,發生在手術室里的種種溫馨場面,外面很難得知。
我們相信,在醫療隊伍里還有很多“石醫生”,而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的“石醫生”卻少之又少。因此,無論是醫院還是醫生,不妨多一些主動宣傳意識,這樣的“暖心照”多了,醫患關系就會慢慢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