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看病取藥,一臺臺智能機器就能幫你導醫、送藥,你能想象嗎?作為全市重點建設工程,今年6月開始試運行的溫州市中醫院六虹橋新院區擬于近期正式開業。這家新醫院在精細化管理和院內流程改造方面做足了文章,實現“機器換人”.未來,這里將成為溫州市中醫院主院區。
記者上周來到六虹橋院區,對醫院的環境提前探訪一番。
看病時不知該看哪科
可先問問智慧導診機
到醫院看病,只知癥狀卻不知該看哪科,大多數患者會選擇咨詢導醫。可是,如果有一些涉及隱私的病癥,咨詢導醫,會讓這部分患者感覺很尷尬。
在市中醫院六虹橋院區門診大廳里,放置了兩臺大型“iPad”,這就是醫院引入的“機器導醫”.智慧導診,既保護了患者的隱私,也為患者咨詢提供了便利。
記者看到,導診機是觸摸屏,類似放大版“iPad”,患者在屏幕上一步步操作后,機器就會自動幫助患者指定到相應科室就診。如記者點擊頭部,就會出現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部位;記者再點擊眼睛,屏幕上就出現了眼睛可能出現的數十種情況,如弱視、目光呆滯、不能閉眼等,記者隨機點擊“紅眼病”,選擇了結膜炎,導診機得出結論,患者需要咨詢眼科。
不到一分鐘,患者通過機器就能確定就診的科室。目前,該導診機包含了人體10個部位近千種病癥。
院內醫藥物品傳輸
物流小車來幫忙
在六虹橋院區里,每天都有幾十臺小車沿著墻壁上的軌道運轉。
骨科住院部患者陳阿姨拍了X光片后回到了病房里,不一會兒,片子出來后,放射科的護士就把陳阿姨的片子放在運輸小車里,通過電腦設定了路徑,1分鐘后,陳阿姨的片子就從放射科送到了骨科病房。
根據醫院建筑結構布局,通過垂直和水平軌道將醫院各科室、病區和管理部門連接起來,設置了21個站點,小車從1樓出發運輸到21樓僅需5分鐘。
運輸小車單車載重15KG,車內可以裝載靜脈輸液、血液制品、各種藥物、小型醫療器械、X光片、檢驗病理標本等。
中藥配方顆粒自動調配
智能配方機很方便
把袋裝的中藥配方顆粒倒進杯里,熱水一沖,不用煎不用煮,就能達到中藥療效,這對患者來說很方便。六虹橋院區引進的中藥智能配方機正式投用,使中藥配方實現自動化。
中藥智能配方系統由處方信息管理系統、LED位點藥柜、二十四個通道調劑操作平臺、顆粒計量平臺和自動包裝機組成。據醫院副主任藥師朱雪梅介紹,藥方打印出來后,首先由藥劑師負責審核,通過審核后,藥方將被掃描進處方信息管理系統,藥師將藥柜里根據亮燈提示挑選出藥物,插入操作平臺,機器就會自動完成配方并打包。包裝完成后,藥師還會進行復核。一般來說,二三分鐘內就能完成6包藥物的配方。
朱雪梅說,智能配方機在藥房可以替代手工抓藥,精確稱量藥品,自動封裝配方。同時也節省藥方空間和人力成本,患者攜帶存儲也更方便。
今年6月,六虹橋院區開始試運行,日均門診量逐步增加,超過2000人次。目前,投用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達1000多張。
市中醫院副院長施仲義表示,今后醫院四大院區的功能將重新定位,其中六虹橋院區以綜合醫療服務為主,水心院區以中醫婦科(保胎)為主,景山院區定位為康復中心,大士門院區則以中老年病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