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醫患和諧,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著力在市屬醫院打造有溫度的醫療,倡導對患者的人文醫學服務理念,弘揚人文關懷精神,提高人文醫學技能,2015年11月13日組織召開了市屬醫院人文醫學巡講啟動會暨巡講團成立大會,標志著人文醫學系列培訓工作在市屬醫院全體醫務人員中全面推開。
醫乃仁術 擁有人文精神才是好醫生
人文醫學服務理念就是醫務人員要懂得病人的心理和需要,從實際出發為病人服務,換位思考多為病人著想,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倡的“以人為本”和“人文關懷”.醫生的言談舉止時刻影響著病人,而在醫生觀察病人的同時,病人也在觀察醫生,病人對醫生的信心將十分有利于醫療的實施和效果的提高。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美國首位分離結核桿菌的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我們社會大眾可能并不是很了解,當代醫學發展到今天,能夠完全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因此,醫生們在幫助患者治療疾病的同時,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成為緩解病人痛苦提高治療效果所必需的一劑良方。醫學技術與人文精神是醫學發展的雙翼,在醫學臨床實踐中缺一不可,它們的和諧統一體現了醫學的本質。
據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局長封國生介紹,醫患關系的構建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我們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行為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讓我們醫療不再冷冰冰,在市屬醫院打造有溫度的醫療,如何讓市屬醫院醫生成為一名好醫生,做一名讓患者信賴的好醫生,這是擺在市屬醫院每一位醫務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而要想做成一個好醫生,“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藝術性的服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高尚的醫德就是要做到兩個“極端負責”,一是醫生應該對病人極端負責,因為病人將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托付給了醫生;二是醫生應該對社會極端負責,因為病人是社會的人,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解決了病人家庭、親友的痛苦和工作單位以及國家的負擔。精湛的醫術就是要求醫生既要扎扎實實地掌握醫學理論和方法的基本功,又要及時吸收醫學的新進展,并不斷地總結經驗,準確熟練地運用知識和技術。藝術性的服務就是醫生要懂得病人的心理和需要,從實際出發為病人服務,也就是今天我們醫管局積極倡導和宣揚的“人文關懷”.
為此,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從2012年開始就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醫學人文專業委員會開展了市屬醫院人文醫學培訓師資隊伍的培訓建設工作,開展多期針對市屬醫院人文醫學執業技能(醫患溝通)師資班培訓。截至目前,已為市屬醫院培養人文醫學培訓師資累計150余人,這些師資中大部分人員已經成為人文醫學培訓的骨干力量,回到各自醫院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人文醫學培訓工作。這些培訓工作得到了市屬醫院院長們和醫務人員的積極響應和肯定,人文醫學這顆火種逐步傳播起來。
一個不能少 人文醫學巡講團開始巡講
據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邊寶生介紹,為進一步提高市屬醫院人文醫學培訓質量和效果,促進市屬醫院全面開展人文醫學培訓工作,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從市屬醫院選拔出25名優秀骨干講師成立北京市醫院管理局人文醫學巡講團。巡講團的成員們將隨后根據醫院實際需求進入22家市屬醫院開始巡講了,按照要求巡講團將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在22家市屬醫院全部巡講一遍,一個也不能少。此次成立的人文醫學巡講團成員是從我們之前歷次師資培訓中優中選優產生的核心師資團隊,他們中既有負責醫療工作的主管院長,也有具體負責醫患溝通工作的同志,其中很大部分是工作在一線的臨床醫護人員。可以說既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巡講團將結合各市屬醫院的需求與特點,開展市屬醫院的院間巡講和培訓,營造人文醫學宣傳教育氛圍,逐步提升醫務人員的人文技能、方法和素養。
此次人文醫學巡講團的成立和巡講工作的啟動,也是市醫管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北京精神,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從打造集團文化、推進醫院文化建設入手,進一步推進市屬醫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和諧醫患關系所開展的一項具體的實踐工作,同時也標志著市屬醫院的人文醫學系列培訓工作逐步邁向了規范化、常態化。人文醫學培訓巡講工作在各市屬醫院不同層面開展,包括中層干部培訓、住院醫師培訓、護士培訓、新入職員工培訓、科室案例評析會等。巡講內容以醫患溝通技能為核心,重點培養醫務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實踐人文服務的技能,包括人文醫學概論課程、醫患溝通技能課程和人文醫學應用課程等。
多措并舉 市屬醫院將全面推進人文醫學培訓
據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局長封國生介紹,在開展人文醫學巡講的同時,市醫管局還將進一步發揮集團化管理優勢,對原有培訓內容進行改造、補充和豐富,遵循人文醫學價值觀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思路,按照分步推進的原則,啟動人文醫學培訓系列教材編寫、培訓交流平臺開發應用(互聯網站和手機APP)、培訓輔助工具(標準化病人)設計,形成一套方法行之有效、形式及內容醫務人員接受度高、可復制推廣的人文醫學培訓課程和交流管理平臺,逐步構建培訓、考核、應用緊密結合的培訓與考核體系。使市屬醫院醫務人員的人文技能、方法和素養通過培訓得以不斷提升,從而為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諧醫患關系打下堅實基礎。
醫患都受益 人文醫院講師團講師兼臨床醫生推心置腹談感受
人文醫學培訓內在提升了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外在提高了醫療的溫度、醫患溝通的溫情。參加先期學習的一線醫務人員,目前已經成為講師的幾位臨床醫生感受非常深刻。
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趙軼夫說:“在臨床工作中融入人文醫學的理念和執業方法后發現,大多數情況下,醫生和患者的關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醫生會更多的從患者的立場著想,而一些患者也慢慢變得理解醫生的工作和付出。在面對疾病的時候,醫生和患者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協作才能共同應對疾病,取得最佳的療效。同時,患者和家屬也在逐漸了解醫學的局限性,對待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能夠更多的從理性角度出發,正視現實。”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院長龐宇說:“作為一名醫生和醫院的管理者,尤其是一名心理醫生,這幾年越來越發現實質上我們的醫務人員并不缺少對工作、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熱情,但缺少的是對患者的感情,缺少的是一份”大醫至愛“的情懷,而人文醫學的培訓正好補上這一課,促進醫療服務內涵有溫度的持續提升。通過人文醫學培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好溝通、學會怎樣把話說好,就如同在醫患關系間加了一味潤滑劑。同時,也促進了患者和家屬正確對待疾病、科學對待醫療,明白醫患是同一個戰壕的盟友,是面對疾病、戰勝疾病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切身感受到,這種有溫度的醫療,醫患雙方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