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珠海市金灣中心醫院)舉行首屆理事會、監事會成立大會,會議選舉了以金灣區委書記吳軾任理事會理事長、廣東省人民醫院著名心血管專家周穎玲任院長在內的8人為理事會成員。這標志著珠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也開創了醫改新局面,通過建立決策、監督和經營的分立模式,改變公立醫院純行政化的傳統模式。
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安全質量,是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之一。從全國試點城市的情況來看,各地的改革在公立醫院規劃布局、管理體制、補償運行機制、支付制度、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支持基層和鼓勵社會辦醫等多方面開展了全面探索,試點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總體而言,公立醫院的改革仍多以強化服務為抓手,推行各種見效快、易操作的改革和管理措施。
金灣中心醫院的改革則直接深入醫院的基本運行機制,借助現代事業單位理事會、監事會管理體制,使決策權、監督權和經營權相對獨立,實行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這種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是珠海市和金灣區的重點民生工程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新的醫院運行與管理機制成功建設將會對珠海市公立醫院改革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對全省乃至全國公立醫院體制改革都有借鑒價值。
現代法人治理結構最早應用于企業,尤其是股份制企業,往往也稱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中最重要的組織架構。狹義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內部股東、董事、監事及經理層之間的關系,廣義的公司治理還包括與利益相關者(如員工、客戶、存款人和社會公眾等)之間的關系。
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脫胎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指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以依法獨立運作、自我管理和承擔職責,實現事業單位宗旨和職責為目標,各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治理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等相關制度安排。從上述治理模式設計來看,關鍵環節一是權力運行的分工和制衡,二是各相關利益方的權利保護和參與管理。
因此,金灣中心醫院的體制改革和創新,不僅要在決策權、監督權和經營權的相對分立和制衡上做文章,以保證醫院運行的穩定健康成長,而且還要確保投資方以及醫生、患者的權利和利益。畢竟醫院最終是為患者服務的,而穩定的醫生隊伍和良好的醫患關系是優質醫院持續發展、長盛不衰的根本。金灣區主要領導任理事長體現了投資方的重大決策權的控制,廣東省人民醫院著名醫生任院長體現了具體經營管理的決定權和專業性。
當然,平心而論,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珠海市金灣中心醫院)是一個新建醫院,一張白紙好做新設計,也利于新型體制機制的引入。更何況與省人民醫院合作,在專業實力上有保障;在定位上又依循“強專科,小綜合”的發展模式,引入省人民醫院的優勢重點專科,同時開展國際化高端醫療服務。再加上新醫院的門診樓、醫技樓、住院綜合大樓等現代化硬件體系,可以說,金灣中心醫院探索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的各種條件都具備了,事在人為,領導班子建設將是改革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新醫改”從而啟動。但《意見》提出的“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應該說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金灣中心醫院在法人治理結構上的探索,有助于實現《意見》所要求的“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希望這種探索不負眾望,讓醫院的發展目標得以順利實現,讓改革的實踐開出人民群眾歡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