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六不用農業模式實現零農殘有機安全食品
聚焦健康中國 有機食品(第一健康報道北京 記者孫晶晶)
“弘毅六不用農業模式生產出來的食品,是安全放心的好食品,是嚴格按照國內外有機標準的得以實現的真正有機食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蔣高明肯定地說。
![]()
圖為蔣高明教授
何以自信?
據了解,在我們食用的普通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可能面臨高達11432種化學物質(除重金屬外,絕大多數為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污染,這些物質包括農藥、化肥、除草劑、地膜、人工合成激素、抗生素、轉基因導致的非食物成分。
“而在弘毅六不用模式除在加工過程中使用鹽、醬油、酒、醋、油等天然或自然發酵的物質外,理論上告別了上萬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污染,實踐中經過‘零農殘’(即未檢出或極少數檢出但遠低于歐盟要求的含量標準)嚴格檢驗,真正做到了純天然、無危害的有機食品。”蔣高明表示。
什么是弘毅六不用模式?
具體而言,蔣高明解釋說,六不用是“不用農藥、化肥、除草劑、農膜、激素與轉基因種子” 的籠統提法,其實細數起來,弘毅六不用模式不用的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可能愈萬種,包括不用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化肥、不用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轉基因種子、重金屬不能超有機農業標準、不含抗生素、加工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
以不用農藥(殺蟲劑)為例,狹義的農藥是指殺蟲劑和殺菌劑,廣義的農藥還包括除草劑、人工合成激素等,這里我們理解的農藥為狹義的殺蟲劑。第一次綠色革命以來,人類到底制造多少種農藥種類,很多文獻都無法統計清楚,有人估計有3萬多種,其中中國農藥登記在冊的有9700種。之所以種類繁多,首先是因為人們不斷發明新農藥,其次在原藥基礎上不斷排列組合,創造更多的農藥。這些農藥,理論上講,只要使用都可能進入食物鏈。在食品樣品檢測中,不可能對那么多農藥種類進行逐一檢測。國內一般進行的食品農藥殘留商業檢測,有191項和292種項目區別。
“以上種類的農藥在弘毅六不用農業模式中是嚴禁使用的,送檢樣品除受周邊環境外均應達到“零檢出”的嚴格要求,不能低于歐盟有機標準。”蔣高明表示。
衛生部曾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將八角蓮、土青木春、山莨菪、川鳥、廣防已、馬桑葉、長春花、石蒜、朱砂、紅豆杉、紅茴香、洋地黃、蟾酥等59種天然的原料禁用,這在弘毅六不用農業模式中嚴格禁止使用。
“在食品形勢嚴峻的今天,采取六不用模式種養殖的難度和壓力是巨大的。但即使如此,我們不忘初心,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將有害的化學物質盡快從人類食物鏈中剔除出去,逐漸告別重大疾病的年輕化、低齡化。”蔣高明充滿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