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愈率達90%以上 新藥醫保準入亟待加速
加入日期:2019/6/3 8:46:42 查看人數: 723 作者:admin
當今,丙型肝炎依舊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危害性的傳染病之一。根據WH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9.9萬人死于丙型肝炎,其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我國丙肝的發病率亦逐年攀升,而還有大量患者尚未被發現。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肝病中心主任以及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感染和肝病中心主任王貴強教授指明丙肝防治的嚴峻形勢:“由于肝病所特有的隱蔽性,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丙肝,所以篩查丙肝、找到丙肝病人是我們首先面臨的挑戰。”
對高危人群進行主動篩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5 年全球共有7100萬慢性丙肝患者,中國丙肝患者人數接近1000萬。根據衛計委疾控局的傳染病疫情數據,從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間中國丙肝患者發病人數增加至2.3倍。對此,王貴強指出,雖然中國約有1000萬丙肝患者,但實際上臨床上并沒有見到這么多病人。
“這是因為大部分患者并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患病。肝病在臨床上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慢性丙肝在早期無任何臨床表現,這導致患者發現晚、就醫晚,約80%的感染者直至發展為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才被發現。”王貴強指出,肝病的隱蔽性是導致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國,肝癌主要由乙肝和丙肝引發的,其中乙肝引發的肝癌占10%,而丙肝導致的肝癌則高達80%。但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丙肝患者在發現時已經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治療成本大大增加,尤其是失代償肝硬化患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五年僅有25%存活率。所以我們強調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這在丙肝的防治中是至關重要的。”
據統計,在令人聞之色變的結核病、艾滋病和瘧疾等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均下降的同時,病毒性肝炎的死亡人數逆勢而升。從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間,全球范圍內死于病毒性肝炎的人數增長22%,達到134人/萬人,超過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
對此,王貴強指出:“我們要及時發現病人,對高危人群進行主動監測,通過媒體、醫療機構積極宣傳,主動篩查高危人群。”他建議對在90年代及以前有過輸血、獻血史的,有過高危性行為、靜脈藥癮史和其他血液暴露的高危人群進行“地毯式”篩查,對丙肝、艾滋等疾病的患者的家庭成員也要全員覆蓋篩查。
急需抗病毒藥物入醫保
隨著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藥物的出現,近年丙肝治愈率達到90%以上,其中一些基因型幾乎實現100%治愈。王貴強介紹,患者的基因型需要通過基因檢測來確定,“不同基因型的治療方式不同,感染途徑也不一樣。在我國,基因1b型可能是輸血等血源因素導致感染,基因3型大部分是吸毒人群,還有很多感染者是混合型,意味著多次被感染。目前我國最主要基因型是基因1b型,占56.8%。”
王貴強同時指出,要實現個體化醫療,不能僅靠基因檢測進行分型,而應該綜合來看,從基因型、肝硬化背景、藥物相互作用和其他伴隨疾病等方面來考慮個體化診治。個體化治療是強調對每個病人進行個體化評估,從而給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他還提到藥物的可及性問題,“醫保能不能支付藥費,病人能不能負擔得起,也是需要我們去考慮的。目前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價格普遍較高,很多病人負擔不起,這就急需國家層面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