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波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若干意見》,為民間資本進入寧波醫療服務市場,降低了門檻,也提高了獎勵的數額。
按照《意見》,到2016年底,寧波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將達到全市醫療機構總床位數的20%;新建民營醫院實際開放的床位,每張將給予4萬元的一次性補助;要是能評上等級,將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民營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也將進入到寧波全市的醫療衛生職稱評定、人才選拔和培訓體系。
《意見》將從2014年12月22日開始實施。
民營醫院可參照公辦醫院參加事業單位社會保險
盡管民營醫院給醫生們開出的工資可能并不比公辦醫院低,但之前省內民營醫院對外最大的抱怨,多是退休后待遇問題。在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大多是事業編制,高級職稱退休每月可能拿到7、8千塊錢,而民營醫院的職工基本是企業身份,同樣的職稱退休后每月只能拿3、4千塊錢。
而這份《意見》提出,只要是符合專業技術職務任職條件的民營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就可以參照公立醫療機構同類人員標準參加事業單位社會保險。此外,還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為醫務人員建立年金等補充保險制度,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在退休后的待遇。
寧波鼓勵公辦醫院醫生到民營醫院執業
寧波在1987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速度早了12年。現在,每5個寧波人就有1個60歲以上的老人。
今年7月,作為寧波第一家以老年病診治、康復為主的民營醫院寧波江北康養醫院試營業。8月,這家醫院被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托管,寧大附屬醫院派出醫生、護士進駐,這形成了目前全省唯一一個“民辦公助”的醫療新模式。
除了優先支持民資投資舉辦老年相關疾病專科和產科、兒科、護理、康復等醫療機構,以及獨立設置的放射影像、臨床檢驗、醫用消毒品供應中心等服務機構外,《意見》還鼓勵公辦醫院醫師按規定程序,到符合政府優先支持方向的民營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如果,這些醫師要重新回到公辦醫院的,按“崗位空缺、專業對口”的原則,經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同意和當地人社部門認定核準,可以辦理流動手續。
民營醫院醫生可參照公辦醫院評職稱
民營醫院的醫生將進入到寧波市醫療衛生職稱評定、人才選拔和培訓體系,從人才引進到醫院建設,再到技能培訓等各個方面,都要和公辦醫院一視同仁。
各行業學會、協會、質量控制組織以及醫院評審專家組,都要吸收民營醫院中的專家代表參加;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也要把民營醫院的重點學科建設歸口到本地區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學科建設的范疇。
現在一些民營醫院的診療環境,一點都不比公辦醫院差。
高額度回報民營醫院投資
對于民營投資醫療機構,寧波市的獎勵是豐厚的。
對用房自建(含自購產權)、床位數達到200張以上的民營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和50張以上(口腔專科醫院含牙椅數30張)的民營專科醫院(含老年護理院),在合法啟用后,只要每年床位使用率大于50%,并在核定床位數的前提下,就可以獲得獎勵。
獎勵包括新建醫院首次申報時,實際開放床位數按每張4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
已建醫院新增的實際開放床位數按每張2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
如果民營醫院新通過國家或浙江省等級醫院評審的,也可以按照不同等級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
綜合性醫院和中醫院補助標準按二級甲等、三級乙等和三級甲等分別一次性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和2000萬元的獎勵。
專科醫院補助標準按二級甲等、三級乙等和三級甲等分別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浙江的門檻下降挺早
在浙江,早在2003年,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就已沒有特殊門檻,凡是符合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具備相應條件的,無論公立還是民營,都可以申辦。
當年,浙江一般醫療機構的審批權限已經由由省衛生廳下放到市縣衛生部門,100張床位以下醫療機構的審批權都下放到縣一級。
2011年7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發改委和省衛生廳《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
溫州作為浙江經濟的前沿地區,民資進入醫療領域的時間也很早。早在1985年,在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于允許個體開業行醫問題的請示報告》5年后,旅法華僑王永達投資115萬元創辦的華僑骨傷科醫院開業。截止到2013年底,溫州市累計引進社會辦醫資本近74億元,新增床位7300張,當時,溫州共有公立醫院52家,民營醫院75家,民營醫院核定床位6396張,占溫州市醫療床位總數的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