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在放公立醫院的“血”?
體制內名醫進入市場行不行?
“我是體制的既得利益者,我們這些人都不出來做點事情,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弊鳛槿珖准乙葬t師多點執業為基礎的“私人醫生工作室”創始人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六院”)大外科主任兼胃腸外科主任林鋒從來沒有避諱過名醫在體制內的“好日子”,幾萬元一次的“飛刀”走穴,20分鐘演講就是上千元。所以在他看來,打造私人醫生工作室并不是外界所設想的“為有錢人服務”這么簡單。
今年以來,國家在醫改推進方面開始加大步伐,繼廣州推出全國首個多點執業的“私人醫生工作室”后,深圳也拋出了史上力度最大的醫改方案,將醫生從體制內割出去,3年內讓3萬深圳醫生脫離體制。而脫離出來的醫生去哪里?怎么做?私人醫生工作室是否能為這批即將脫離體制的醫生提供一個方向?這正是首批多點執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周四的晚上,珠江新城一座寫字樓的三樓,櫻桃實木門旁的電子屏上顯示著“林鋒胃腸腫瘤醫生工作室”字樣,從醫30多年的林鋒目前已經是國內胃腸道腫瘤方面的翹楚,這個本該是休息時間的夜晚,在廣州首家“私人醫生工作室”內,有兩名幾周前就預約好的病人在等待著林鋒。
2000元診金值不值?
作為國內權威的胃腸道腫瘤專家,林鋒身上光是各種權威協會的銜頭就有十幾個,同時身為博士生導師和教授,他一直把自己的問診方向定義為疑難雜癥和高端治療,但是承擔了門診任務的他也不得不面對一天要看幾十個號的窘況,盡管是專家號,但是9元的價格幾乎沒有門檻。
因為門檻低導致資源緊張,很多亟待需要林鋒解決問題的外地患者不得不找黃牛買號,林鋒的一名患者告訴他,自己花了3000元才從黃牛手上買到他的專家號,但是留給他問診的時間可能不到十分鐘。
這天晚上,林鋒工作時間大約在3小時左右,而服務的患者只有兩人。
來自東莞的王先生已經不是初診,上一次來,他帶來自己幾份相互矛盾的病理報告,已經做過腸道腫瘤切除手術的他,對于自己術后的情況并不是十分有把握,加上各種癥狀的出現,讓他疑神疑鬼,所以通過熟人介紹在3周前預約了林鋒的私人醫生工作室首次問診,林鋒在瀏覽了他的病理報告和病歷后,為他安排了國外的專家會診,這需要至少兩周的時間,所以這天晚上,王先生是預約好來看國外專家會診結果的。
簡單寒暄后,林鋒拿出來自美國克里夫蘭醫院的專家會診結果,在和患者會面之前,他的團隊已經幫他將結果從英文翻譯成中文,林鋒則將結果向王先生一一陳述清楚,結論積極,王先生笑著說:“這下安心了!”
第二名患者來自廣州,是一名70多歲的男性患者劉叔,這是他的初診,診金同樣是2000元。但是林鋒看完他的病歷說了句大實話:“老友,你現在找我看病有點浪費錢哦!”這位在CT檢查中發現腸道有異物的患者非常擔心自己是腸癌,但是林鋒告訴他,僅憑CT結果并不能下診斷,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之后他才能進行診斷,這意味著下一次還需要支付2000元診金,所以是一種浪費。劉叔為了彌補自己盲目求醫的損失,追問林鋒:“那我想知道自己要確診最迫切需要做的檢查是什么,哪些檢查不用做?”林鋒回答,腸鏡是最重要的,相反價格更貴的CT并不能解決問題。
僅為富人服務的醫生?
2015年5月16日,首批“私人醫生工作室”正式揭牌運營。林鋒教授和中山六院綜合科主任謝汝石副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子謙教授組團喝下了“醫師多點執業”新政下成立工作室的“頭啖湯”。三個月過去了,這三位目前仍在體制內的醫生慢慢開始嘗試醫療服務的市場化轉變。
工作室開始運營之初,“專為有錢人服務”的帽子就扣到了私人醫生工作室的頭上,實際上,如果親臨工作室,也確實會讓人產生這樣的感覺,相比醫院,這里更像高檔會所,沒有冷冰冰的鐵登,取而代之的是歐式沙發,就連抽血采樣的檢查室都是沙發座椅,還配有男女更衣室,餐廳和咖啡廳。此外,500元起步、專家2000元的診金,也讓很多人認為這種工作室實際流著貴族醫院的血統,而公立醫院的醫生到這樣的診所多點執業實際也就是為了賺錢。
對于這樣的看法,謝汝石稱也對也不對。對的地方在于,他們打造這樣的工作室確實是要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給有能力的支付者更多的選擇,但是如果說專家進駐這樣的工作室僅僅是為了賺錢,謝汝石則搖搖頭?!拔覀內齻€都是科室主任、帶頭人,說句實話,在醫生圈子都屬于不用再捱的既得利益群體,收入自然不會少,但是我們更希望讓醫生體面地掙錢。”
林鋒說,自己的“野心”不在于賺幾千元診金,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建立中國的醫生集團,打造出像美國“梅奧診所”那樣的醫療機構。
名醫出走患者能否獲益?
“我以前在醫院9元可以看專家,現在要花2000元。如果專家都自己開診所,低端收入者怎么辦?”這是不少患者對于私人醫生工作室的普遍質疑。
對于這種觀點,謝汝石的看法是杞人憂天?!肮⑨t院有自己的優勢和上升通道,并不是所有醫生都會選擇離開公立醫院,其次多元化選擇恰恰是讓患者獲益?!币运麄兊墓ぷ魇覟槔_張三個月,實際上謝汝石并沒有正式接診過一個病人。作為綜合科的專家,很多病人在預約這一關就被謝汝石“砍掉了”。
“大多數患者都沒有專業知識,看病本身是個技術活,結果導致大量醫療資源浪費?!备鶕?0多年的臨床經驗,初診病人掛錯號的在50%以上,而初診病人中有80%根本不需要掛專家號,“這就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呀!但是在目前的公立醫院醫保體系內,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診金這么低,又缺乏全科醫生指導,所以只能靠患者自己去試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大處方、過度檢查的幾率就全憑醫生自覺,怎么監管?”
而在私人醫生工作室,預約部門會將患者的基本資料交給謝汝石,經他初步篩選,沒有必要前來問診的病人就會直接告知情況,而需要到其他地方尋找醫療資源的患者也會被婉拒,謝汝石會幫他們提供相關的醫療信息,只有真正需要或者是對癥的患者才會留下來預約專家問診,“這個工作一直是免費在進行的,我們拒絕的病人比來看的病人更多?!敝x汝石告訴記者,工作室運營至今,大概收治了20多個病人,而根據客服人員的跟蹤,滿意度幾乎是100%。
“那怎么防止私人工作室的醫生開大處方、過度醫療和收紅包呢?”謝汝石說:“我們根本都沒有藥房,哪里來的大處方?等你自己成為品牌的時候,就會愛惜自己的羽毛,對于我們來說,病人的口碑是直接關系到個人名譽的,真正進入市場自然就會對自己的口碑負責?!?
自由執業是放血還是破局?
“梅奧診所”是幾名私人醫生工作室創始人屢屢提到的名詞,實際上他們也把這個標桿視為自己的目標,這所常年在美國最佳醫院中排名前三的醫療機構實際上就是一個非營利性的醫生集團,在60000人組成的龐大醫療隊伍中,4100人是來自各個專業方向的頂尖醫療人才,但是這么大規模的醫療團隊并不是靠合同約束的,甚至沒有任何規章?!拔覀兾諅€手,就算簽合同了?!泵穵W診所醫療中心的專家肯特·賽爾曼說。
中國的醫改土壤能夠長出這樣的醫療機構嗎?“在醫生自由執業仍然困難重重的情況下肯定不可能?!敝x汝石說。
“私人醫生工作室最起碼需為有能力自由執業的醫師提供平臺,然后才能讓更多的醫生自由執業?!睆V東省衛生廳巡視員廖新波一直是這一政策的主要推動者。早在8年前,廖新波在參加畢業25周年同學聚會上,就有意號召同學們找一座爛尾樓,注冊一個“醫療中心”,以商鋪的形式分割給各個“醫生工作室”。因為時機不成熟,一直沒有辦成。
2009年9月,原衛生部曾發出《關于醫師多點執業有關問題的通知》,然而,配套制度的滯后,使得廣東、北京、云南、海南、四川等地試點“叫好不叫座”,各地申請多點執業的醫生屈指可數。
實際上關于“多點執業是在放公立醫院的血”的說法一直存在,尤其是在醫院管理層上,不少公立醫院的管理層視多點執業為挖墻腳,不但是挖公立醫院的醫生,最主要的是挖走了有支付能力的患者。那是不是意味著好的醫生資源流走,留下的都是劣質醫療資源,最終是老百姓遭殃呢?
“你覺得現在大型三甲醫院缺專家嗎?不是專家太少,而是專家太多,又全部擠在那幾家大醫院,一張病床六七個主任醫師,每個人管幾張病床,還要經常爭奪資源,這里面消耗的時間、精力、行政成本是另一種浪費,讓愿意走出來的專家走出來,讓適應公立醫院的專家留下來,各取所得,不是更好。”謝汝石說。
廖新波也認為,醫師多點執業可以撬動支付制度、人事(編制和職稱)制度、監管機制、醫保體制改革,是落實“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最為活力的杠桿,是“破局”而不是“放血”。
而對于中國能否出現梅奧診所這樣的醫院,謝汝石表示,這是他們的目標,深圳未來有3萬名醫生要脫離體制,如果有一個平臺能夠激勵他們提高自己的醫術,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一定是好事,醫生離開醫院并不意味醫療資源的消亡,他們依然在用其他的方式提供服務,而放開醫生的束縛可以讓有能力的人有盼頭。
知多D:什么醫生才能多點執業?
2012年12月28日,廣東省衛生廳印發了《廣東省衛生廳關于醫師多點執業的試行管理辦法(2012年版)》,根據這一管理辦法,符合條件的醫師可以申請增加2個執業地點。
對于多點執業的醫師門檻,凡是持有內地《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或具有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或臺灣地區合法行醫資格,已在廣東省辦理《港澳醫師短期行醫執業證書》且在執業有效期內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永久居民可申請在廣東省地域范圍內多點執業,此外,在職醫生多點執業應當經第一執業地點同意。
技術方面要求是具有中級以上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2年內醫師定期考核合格。而醫師多點執業時,與在院醫生一樣受各執業地點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及所執業的醫療機構的監督和管理。如果醫師在任一執業地點被處以暫停執業以上行政處罰的,該醫師在其他所有執業地點的執業活動均應被暫停。未經批準擅自開展多點執業活動的醫生,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師執業注冊暫行辦法》等有關法規規定處理。這一管理辦法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試行期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