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跟著專家跑,三甲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和民營醫院卻吃不飽。想打破“一頭熱一頭冷”的局面,優質醫療人才資源成為關鍵。今天,省衛生計生委宣布將全面放開省內醫師多點執業的束縛,加快優質醫療人才資源向基層醫院和民營醫院流動。
“多點執業”多年邁不開腿
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是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一項重要部署。
“通過醫師多點執業,能夠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平穩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分流患者,讓看病難的問題得到解決?!笔⌒l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說,醫師多點執業,可以逐步打破大型醫院一家獨大的局面,倒逼公立醫院改革。
2010年10月,我省出臺《海南省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成為第一批試點4個省市之一。但由于需要醫師第一執業醫院同意、責任風險未明確等限制,至今全省多點執業醫師僅160余人。
“民營醫院發展,最急缺的是人才。”海南現代婦嬰行政副院長劉志偉告訴記者,他們無數次嘗試邀請省內三甲醫院專家到醫院執業,但政策的不明朗和專家第一執業醫院的“不放人”,使得人才引入難上加難。
無需第一執業醫院審批
“力度不夠,那就再開放些!”省衛生計生委在總結我省前期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再一次吹響了改革的號角。
經深入調研,省衛生計生委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中國保監會海南保監局聯合印發了《海南省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首次規定,在鄉鎮衛生院、農場醫院、生產隊衛生所(室)、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的醫生,具備住院醫師資格即可(須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擬在上述機構類別以外的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的醫師必須具有主治醫師(含)以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并鼓勵團隊多點執業。
《辦法》明確了多點執業的責任劃分,并提出醫師無需第一執業地點審批,無需辦理醫師多點執業注冊登記手續,只需由擬多點執業醫療機構將《海南省醫師多點執業備案信息表》報其主管衛生計生(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即可。
多項舉措屬全國“首創”
據了解,《辦法》中多個舉措在全國首創。
《辦法》提到借助“互聯網+”,采取“線上”和“線下”多點執業,鼓勵開展醫師多點執業的醫師充分發揮遠程醫療等互聯網技術開展多點執業,探索實施“云注冊”。
《辦法》規定我省醫師多點執業實行區域注冊制。凡是符合條件的、第一執業地點為我省的醫師,可在我省行政區域內任一醫療機構內執業。
另外,《辦法》在國內首次提出允許省外醫師多點執業。符合條件的、第一執業地點為海南省以外的醫師,來我省開展多點執業前,應在其擬多點執業地點的主管衛生計生(衛生)行政部門辦理多點執業備案,并經公示后,即可在海南省范圍內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